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百农矮抗58”:打造“黄淮第一麦”(组图)
2012-09-11  浏览:172


  提升黄淮麦区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载体

  河南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粮食生产核心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谈到如何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时,专门指出“河南将坚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以来,“百农矮抗58”不仅出色地实现了高产稳产,为我省小麦产量“十连增”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通过在其推广过程中给种植地区农业技术方面带来的诸多新气象、新变化,为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品种是所有技术的载体,配套技术与品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好品种的推广,同时也带给种植地区农业技术的革命性变化。“百农矮抗58”的推广过程,就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反映。

  在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推动下,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等职能部门通过政府引导、科技部门技术指导等方式,在全省迅速推广“百农矮抗58”这样的新品种及其配套新技术,迅速提升了我省的粮食生产能力。

  产业化研究和开发带动的面积增速快。“百农矮抗58”在滑县、浚县、新乡和许昌等建立6个百亩高产攻关田、56个千亩高产样板田和18个万亩示范田,整体带动我省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1300多万亩扩大到2800多万亩,继续保持我省及黄淮南部麦区第一大品种地位!

  产业化研究与开发的机制灵活。迅速探讨出了集主持单位、管理部门、基地、企业等于一体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体,建立了百、千、万亩连片示范推广同心圆模式,在示范方实现了统一拌种(包衣)、统一供种、统一播量、统一机播,统一施肥和统一整地“六统一”。

  产业化研究与开发的效果显著。组装配套的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紧扣播前、返青和抽穗时期三个关键环节,包含了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精量播种、纹枯病预防、“前氮后移”、病虫害防治及喷施生长调节剂七项重点技术。通过培训班、电视讲座、宣传车、散发技术资料等形式推广了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使农民掌握并加强了小麦生长前、中、后期的管理。

  新良种和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我省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于一个大田作物来说,找几个高产典型示范区不难,难的是要在极端灾害性天气下大面积高产稳产。2009至2012年四个夏收季节,“百农矮抗58”均喜获大丰收。由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建成的近20个万亩示范基地产量更是喜人。

  “百农矮抗58”以其突出的安全、可靠性,大大降低了订单农业的风险性,保证了小麦生产的高产、安全生产,达到了农户放心、市场放心、政府放心,也符合我省小麦产业基数上台阶、产量上台阶的要求,达到了全省小麦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凡是广泛种植“百农矮抗58”的地区,商品粮的品质都在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一条联结了种植户、种子企业、国家粮库、粮食加工企业多方利益体的产业链正在不断明晰。

  现在全省200多家种子企业中,80%的企业都在繁育销售“百农矮抗58”。可以说,现在的“百农矮抗58”,已经基本实现了种子产业化、面粉产业化,大大延长了我省小麦产业化链条。并成为了我省小麦商品粮生产、加工的主体品种。无论从品种水平、技术水平还是产量水平来讲,“百农矮抗58”都是黄淮麦区标志性的主导品种。
下一篇:甘州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4/5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