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新概念的力量
2015-09-02  浏览:126

策划琐记4

   我坐在老板椅上,盯着放在办公桌上的三款董酒发呆,陷入沉思,一点都潇洒不起来。
 
  只要一个月发不出工资,职工必然造反!因此,面临火烧眉毛态势,我必须想出办法,尽快的把这三款董酒多卖些出去,才有钱发工资,付利息,还货款。至于恢复生产,让企业转动起来,暂时还没有条件考虑,也不是当务之急。

  企业欠债2亿多。银行相对好对付些,毕竟是公对公。其他的债主则很麻烦,追债的天天缠着,赖在办公室不走。威胁要上法庭者有之,要跳楼同归于尽者有之,要杀人放火者有之;跟踪到家里,死磨硬缠不走者有之,各种难听的话语都有,你还不能发火,忍着。唉,将心比心吧,各有各的难处,欠别人的债,气话还不让人家说几句?总是亏理的吧?曾经很荣耀的大企业衰落了,状况很凄凉。

  临危受命,听起来很悲壮,也很激励,好像自己一下子变成了英雄,可以挽狂澜于既倒。但具体弄起来,压力感就不是自以为是的呆在机关可比拟的了。毕竟2000多人要吃饭,要生活,都指望着你。所以,不要一味的羡慕做老板,赚钱的时候,车水马龙,笑脸多多,来“割肉”的也多多;企业不行的时候,门前冷落,黑脸多多,来催命的更是多多。数数看,有几个老板是长寿的?好听点说,是英年早逝;难听点讲,是早衰短命!市场江湖,实在是险恶;人情冷暖,也就在起落之间。

  来厂的时候,领导出面协调,费不尽口舌,承诺了一堆条件,银行行长才哭丧着脸贷给我500万,好像是借他家里的钱。走马上任没有两天,500万的风声就传出去了。蚂蝗听不得水响,就惹来一堆催命的债主。也是费不尽的口舌,说不尽的好话,酒喝他M个昏天黑地,才勉强安抚下来。说定了:企业合作关系继续保持,新的业务呢,做一笔,清一笔,决不拖欠。老欠款呢,等企业缓过气来,慢慢还。

  对于一个现金流差不多枯竭,资金链条已经断裂、有2000多职工的大企业来说,区区500万顶多大用场?所以,首要的,除开抓紧追货款,延缓还债外,我必须尽快抑制销售大幅度下滑的态势。新产品开发,老产品销售,必须同步进行。比较而言,后者更为急迫。

  所以,我坐在老板椅上发呆,盯着放在办公桌上的几款老董酒,陷入沉思,一点都潇洒不起来。 

  都是老包装:一款54度,一款38度,另一款46度。本来,54度董酒是经典,是企业的当家产品。会品酒的人都知道,标准的高度白酒才是名酒厂的精华,只有达到标准的酒精度,该酒体才能够达到最协调、最完美的境界。比如茅台,53度的最好,这是标准。其他低度的就不够味。其他名酒厂也一样,都有自己的最佳标准,这是业内常识。当然,高度酒的制作成本也最高。只有品鉴标准的高度白酒,才可以充分领略中国各类名酒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董酒也是如此。但那时候低度酒正在流行,真正能品酒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既然市场流行低度酒,也要适应大众流行消费,企业毕竟要生存。何况,搞低度酒还能降低成本,何乐而不为?

  38度董酒是老厂长在世时候开发的;46度董酒是我来之前,厂科研部门才刚开发出来的,投放市场不久。由于竞争激烈,营销没有跟上,销售状况并不好。其时,市场反映54度董酒太爆;38度呢,太淡;46度董酒呢,由于刚投放市场,影响不大,反映似乎模糊,还没有形成主流意见。或许,还可以抓紧拿这款酒做点文章吧。否则,一旦形成市场评介的倾向性意见,人云亦云,就定格了,企业再花功夫引导,也是白搭,消费者一般是很难改变成见的。

  仔细看包装,却有些泄气。这款45度董酒的包装实在不敢恭维。暗红色块面加黑色线条组合,感觉很不舒服。且做工粗糙,色泽昏暗,摆在货架上实在有失老牌名酒风度。与其他老包装董酒比较,包装没有特点,也没有档次感,定价还高出了许多,出厂价是25元。其时,54度董酒出厂价17元,38度董酒13元。那么,这款45董酒凭什么定25元?理由是45度吗,还是因为是新产品?其他还有什么可以说服消费者的理由呢?没有。显然,也是盲目的推出,生死如何,听天由命。一个具有营销战略策略专业思维的企业,绝不是这样子弄的。企业开发、推出新价位的新产品,必须要对市场有充分的研究,产品概念要创意构思成熟,定位清晰,研究论证充分,才进行设计制作,之后,还要进行试销,观察市场反应,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产品才能正式进入市场销售。同时,还要进行营销宣传引导,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感觉合理,可以接受。否则就是一厢情愿,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消费者不会买账。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已经没有退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当时的思维。好在我学过市场营销、品牌策划之类,死马当作活马医,就慢慢琢磨起来。盯着这几款产品,思考着办法。忽然想到那些著名寺庙不是讲究什么“开光”吗?什么普通物件,一经寺庙高僧做了法事,开了光,马上就有了神秘感,价值感也马上提升。这几款酒能否也开开光呢?当然,这是个比方,并非要那么去做。而是想,怎么给这几款董酒换个说法,制造新概念,让消费者产生新鲜感,进而被吸引来消费。孔府家酒、秦池有什么好?竟然卖的那样火。但别人有广告铺天盖地的“轰炸”。我们没有“弹药”,囊中羞涩不说,还欠一屁股烂账,山东那种玩法咱们玩不起。当然,除开巨额广告投放之外,他们创意的品牌概念也玩得蛮有新鲜感,倒是可以启发思路。

   琢磨了几日,想好了,就决定给三款产品“开光”。54度董酒,遵义人不是说很爆吗?那就定位为“豪放型”;38度董酒呢,不是说太淡吗?那就定位为“温馨型”;46度董酒呢,这是我感觉多少有点文章可做的一款酒。因为上市时间很短,消费者还不熟悉,不像对前两款那样,已经有了成见。那么,给43度新董酒怎么定位?那年月,很流行“纯情”这个词,人们开玩笑总爱挂在嘴上,如此,那就干脆将46度新董酒定位为“纯情型”。归纳起来,就是:

   54度董酒:豪放型

   38度董酒:温馨型

   46度董酒:纯情型

   这样来定位,目的很明确:一是巧妙的让遵义人逐渐改变董酒喝起来很“爆”的、人云亦云的恐怖感觉;二是以拟人化的文学手法,使董酒产品形象生动起来,令消费者产生新奇感、新鲜感、亲切感和亲近感。这样的营销手法现在来看,并不新鲜,但放在20年前,则很难让人理解了。因此,同样也有疑问,有争论:说白酒嘛,无非分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怎么弄出个“豪放型”、“纯情型”来?不可思议!但是,不管如何的议论纷纷,我还是依然我行我素。鸿门宴酒我都敢弄,何惧这样的议论!

   当然,产品新概念有了,但也还不能简单的就这样开始做营销,做宣传卖酒,必须还要营造出强大支撑平台和力量。那时候,对董酒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企业形象问题。社会上差不多都看衰董酒厂,认为这个企业就要垮了,爬不起来了。想想吧,一个被市场认为即将要倒闭的企业,居然也来销售新产品,并且价位还提高了,会出现什么状况?因此,必须尽快提振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

   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几大营销行动:

   其一、策划董酒企业形象展示大游行。花团锦簇的大花车在前面锣鼓喧天开道,30多台轿车紧随,全厂上千职工整装编队,振臂高呼振兴企业口号,在遵义繁华的闹市区招摇过市。向社会强力传递董酒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将再度“雄起”的强烈感觉和信息。

   其二、策划党政机关公车为董酒做广告。我努力游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获得支持:原遵义市委、市政府(县级)党政机关所有轿车,包括书记和市长的专车的后窗都贴上董酒的红底白字广告:“董酒,遵义人民的掌上明珠”。一时间,大小官员的轿车都成了董酒的流动广告载体,在大街上招摇,引得满城瞩目,舆论哗然。公车可否做广告?成了新闻热点,媒体争论得热火朝天,我自然是心花怒放。这个现象向社会和市场传递的信息是:市委、政府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支持董酒厂加快崛起,董酒是有底气的,希望大大的。

   其三、集中有限资源在遵义市场打“歼灭战”。这是跟毛主席老人家学来的。即把有限兵力集中,选择投放在某一个点上,形成局部绝对的优势,打歼灭战。此时,我们能挤出的广告费非常有限,不可能去运作更大的市场。深入分析,发现茅台、习酒、珍酒等企业那时在遵义本土投放的广告量都不大,其他的促销活动开展也很少,其产品基本上处于自然销售状态。无疑,这是董酒的机会,必须把握!于是,我们放开手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淋漓尽致的在遵义这块市场展开董酒的立体营销攻势:第一、让市内数百辆出租车全部背上“董酒-遵义人民的掌上明珠”和董酒“三型”广告(“纯情性”、“豪放型”、“温馨型”),每条广告支付15元费用,如果1个月没有损坏,赠送2瓶“温馨型”董酒(成本最低),此举大受出租车驾驶员欢迎;第二、在遵义主要街道两边的电杆上,全部挂上大红喜气的董酒、鸿门宴酒路牌广告,绵延近10公里,蔚为大观,十分震撼;第三、集中一个时间段,在电视、报纸上密集“轰炸”董酒、鸿门宴酒广告,并在报纸和电视上策划董酒的新闻特别话题,进行热炒;第四、决战终端,营销落地。迅速密集的占领各类销售终端,进行全覆盖铺货,让酒店、餐馆、商场、零售店的货架上、酒柜上触目皆是董酒系列产品的陈列。同时,安排销售人员协助一些重点批发商和商场开展促销活动。由此,形成董酒“空中轰炸”与“地面跟进”立体营销战的强大进攻态势。

   通过以上周密独特的营销布局运作,使整个遵义市场在那期间成为了董酒的天地,形成强烈的董酒文化“气场”。 消费者几乎完全被这个强大的“气场”所笼罩。这时候,“三型”新概念 董酒(“纯情性”、“豪放型”、“温馨型”) 如几颗卫星一般,被强大的营销推力送入了市场消费轨道。1996下半年至1997年这一段,遵义的中心市场消费的几乎全是董酒。三款董酒中,尤以46度“纯情型”董酒卖得最好。在餐馆、酒店,大凡顾客要酒,往往喊,老板,来瓶酒。自然的,老板或者员工一般都不会问要什么牌子酒,而会问:纯情是不是?讲的就是46度董酒。那时节,“董酒—遵义人民的掌上明珠”广告深得人心,满城酒客都在谈董酒,谈“纯情”,喝“纯情”。这款在包装上几乎一无是处的董酒,凭借“纯情型”拟人化的定位和强大的营销推力,居然卖的如此火爆,超乎我的想象。那一年,董酒在遵义市场卖了2000多万。其中,46“纯情型”董酒的销量占70%左右,企业的财务紧张状况有了一定缓解。

   总结遵义市场营销运作的经验,鉴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中国白酒市场异常激烈的竞争态势,我确定了相当一个阶段董酒的市场战略:避开群雄争夺激烈的正面“战场”,选择竞争相对薄弱的“敌后战场”,采取集中“兵力”策略,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打“歼灭战”的战术,一仗一仗的打,一个一个小市场的啃,力求稳扎稳打,集小胜为大胜,让企业逐渐适应竞争环境,慢慢恢复精神元气,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一旦羽翼丰满,时机成熟,则挥师问鼎,逐鹿天下!坦率的讲,以我与身边这帮弟兄之性格和抱负,以董酒老牌名酒的品牌价值,以它在中国名酒中独树一帜的风格,我们决不会满足于解决温饱,偏安一隅。当然,后来,我们也没有预料到那么快就“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对设计构想的战略策略,我也曾对决策者做过细致汇报,他们也认为有道理,但感觉太慢,等不得。其时,全国正在大刮“企业兼并风”,决策者认为要大胆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要卖掉董酒厂,引入外面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争取尽快把董酒运作上市“圈钱”。我判断,认为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容易。退一步讲,即便要卖企业,建议向全国公开招标,选择最优者,也让董酒有一个好的归宿。结果谈得不欢而散。期间,来兼并董酒厂的那家外地房地产企业派来的老总专门来找我做工作,希望我能留下继续干。说:与其给共产党辛辛苦苦打工,不如和他们联手合作,拿高年薪。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仍然没有妥协。后来呢,因为“思想不解放”,在领导干部大会上被点了名。之后,一纸调令,我去了赤水。董酒厂后来也没有能够上市圈到钱,先后被倒卖了三次。

   案例启示:第一、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对老产品赋予新概念,可使其焕发出新的品牌力;第二、营销策划运作到位,可产生“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奇效,企业要高度重视和打造营销策划能力;第三、采取什么样的市场竞争战略,要从企业实际和市场实际出发,要有独特思维;第四、实力不够的企业,在竞争中要努力另辟蹊径,形成自己在某个局部领域的绝对优势;第五、企业在竞争资源的投入上,要尽量集中使用,避免分散投放;第五、对本土市场,董酒不能拱手相让,应当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很多遵义人现在不喜欢喝董酒,绝不是口感问题,而是企业的营销策划不到位的问题,需要深度研究,策划新的诱导理由。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2433382249@qq.com

下一篇:传统的流通终端如何再度实现绩效突破 上一篇:串货对销售的影响与控制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