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马铃薯枯萎病
2009-08-06  浏览:793

    症状 初地上部出现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Schlecht.)称尖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灰褐色;大型分生孢子在子座或粘分生孢子团里生成,镰刀形,弯曲,基部有足细胞,多3个隔膜,大小19?45×2.5?5(μm),5个隔膜的大小为30一60×3.5?5(μm)。小型分生孢子1一2个细胞,卵形或肾脏形,大小5?26×2?4.5(μm),多散生在菌丝间,一般不与大型分生孢子混生。厚垣孢子球形,平滑或具褶,大多单细胞,顶生或间生,大小5?15um。该菌还可侵染番茄、球茎茵香、甜瓜、草萄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田间湿度大、土温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发病。

    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或绿肥等进行4年轮作。(2)选择健薯留种,施用腐熟有机肥,加强水肥管理,可减轻发病。(3)必要时浇灌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300倍液。

下一篇:北方蜜蔗的近期管理技术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