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奇异果公司“佳沛”(Zespri)在中国持续维权。
近日,湖北武汉中级人民法院就佳沛公司于2023年提起的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作出判决:两名被告因非法种植260公顷(约合3900亩)阳光金果,被判赔偿佳沛公司524.62万元并销毁侵权作物。
01
未经授权生产、销售知名水果,判赔500多万元
佳沛公司总部位于新西兰陶朗加,他们的黄金奇异果(Gold3、G3品种,又称SunGold阳光金果)在全世界备受欢迎。在中国,一颗佳沛黄金奇异果的市场售价一般在10元左右,属于高端水果。
2023年,佳沛公司发现中国有两名被告未经授权,在湖北省大规模种植,并将果实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随后提起法律诉讼。
武汉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首要被告未经授权种植和销售阳光金果,侵犯了佳沛公司的知识产权,判决首要被告对约260公顷侵权繁殖材料进行灭活处理,并向新西兰佳沛赔偿人民币共计524.62万元,其中500万元人民币为惩罚性赔偿,24.62万元人民币为维权费用。
法院认定第二被告通过网店销售未经授权种植的阳光金果,但鉴于该水果源自佳沛已提起诉讼的首要被告,法院认为通过对首要被告的判决已充分保障了植物新品种权。
新西兰佳沛首席执行官杰森·特布雷克表示,本案彰显了自2022年中国新种子法修订后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得以加强,以及地方当局在维护知识产权方面所提供的有力支持。
02
相关侵权屡有发生,涉及植物新品种权、商标侵权
近年来,新西兰佳沛公司在中国通过法律手段打击未经授权的阳光金果种植及商标侵权行为。
国内多地法院已陆续作出一些高额赔偿判决,涉及销毁侵权作物、刑事处罚等措施,也反映出国内对植物新品种权、商标权的保护力度正在持续加强。
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在2024年7月作出相关判决。当时,3名违法人员涉嫌使用假冒的佳沛标签在网上销售本地种植的水果,涉案金额超过300万元人民币。最终,3人分别被判处三年零九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各处罚金人民币55万元。
2024年11月,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查处了振川便利店等5家食品经营单位假冒“佳沛”商标案。涉案单位使用假冒“佳沛”标签将普通水果冒充品牌水果销售,违法经营额合计11033.6元,被没收侵权水果及贴纸,并处以罚款。
03
2020年“始作俑者”被判6700万元天价赔偿,未履行判决
关于佳沛阳光金果的侵权行为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Smiling Face公司董事高浩宇(音译)及其妻子薛某将阳光金果剪下来的枝条带回中国。
从那时起,中国非法种植的阳光金果量不断增加,市面上的假冒包装也逐渐增加。部分国内商家购买本地种植的猕猴桃,粘贴假冒的佳沛标签,冒充佳沛奇异果,在电商平台进行违法销售活动。

经过多年诉讼,2020年,新西兰奥克兰高等法院最终判处高浩宇(音译)夫妇及其公司非法向中国引入种苗,需向佳沛公司赔偿近120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4900万元,按2020年汇率则约合人民币6700万元)的损害赔偿。
但Smiling Face公司的清算报告显示,其现金资产仅为920新西兰元。为此,佳沛公司已向中国法院提起进一步的诉讼,请求承认并执行新西兰上诉法院的判决。
可以确定的是,佳沛公司的阳光金果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及中国《民法典》保护,佳沛拥有植物新品种权。
在商标侵权认定上,未经授权使用佳沛商标销售非正品果实也会构成违法,电商平台成重点打击渠道。
奇异果是新西兰最大的鲜果出口产品,是支撑新西兰经济的重要农作物。而中国是佳沛公司最大的出口市场,占佳沛全球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目前,中国未经授权的阳光金果种植面积较大,已导致新西兰部分果农因不法竞争面临亏损。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国,新西兰最早的猕猴桃正是由中国传入。
1904年,Wanganui女子学院的校长Mary Isabel Fraser到中国湖北探望她的妹妹时,顺手带着一小包猕猴桃种子回到新西兰,成为新西兰现代奇异果产业的起点。
新西兰的猕猴桃一直使用一个中国名字——Chinese gooseberry,直译过来就是“中国醋栗”。
直到1959年,改为一个极具新西兰特色的命名——Kiwifruit,这个词源自新西兰的国鸟Kiwi,翻译成中文,就是奇异果了。
佳沛公司通过品种改良形成商业壁垒,让猕猴桃“摇身一变”变成奇异果高价卖回国内,也引发了部分网友对种源保护、产业升级的讨论。
来源丨农财君综合整理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