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北方冬小麦区土壤墒情整体偏多。0—20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96.49%。渍涝区域占总面积的24.91%,墒情过多区域占比39.55%,墒情适宜区域占比35.54%。渍涝区域占比环比(与10月21日相比)下降5.13个百分点,适宜区域占比环比上升10.0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渍涝与墒情过多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东部、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陕西及山西南部等地。

华北、黄淮及西北主要农区土壤墒情现状图(2025年10月24日)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北方冬小麦区大部降水量小于10mm,利于排水散墒。预测未来10天(10月24日—11月2日),北方冬小麦区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将呈下降趋势,墒情适宜区域占比上升至49.71%,墒情过多区域占比下降至33.90%,渍涝区域占比可降至16.39%。

华北、黄淮及西北主要农区土壤墒情预测图(2025年10月24日—11月2日)
冬小麦播种要秉承“宁可晚播,也要适墒”的原则,渍涝及墒情过多地块要抓好排涝散墒,尽快达到冬小麦适播墒情(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有明显积水的渍涝地块,要疏通沟渠、机械抽水、开沟沥水,及早排除明水及耕层滞水。墒情过多地块,要及时清理秸秆,适时耕翻晒垡,抢晴晾墒,为农机尽快进地作业争取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