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寒露节气与冬小麦播种紧密相关,有句老话叫“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主要指黄淮海地区,此时气候特点是气温适中(通常在10℃到15℃之间),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冬小麦播种,能保证麦苗在越冬前长得健壮,但又不会因长势过旺而降低抗寒能力。
寒露种麦的关键要点
除了把握时机,寒露时节种麦还有几个方面需要留意:
黄淮海地区参考播期:黄淮海区域广阔,具体播种时间可根据所在区域参考下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日期是基于过往经验的建议,每年具体的播种时间务必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和农业部门的最新指导。

应对晚播的技术措施:如果因为天气(比如近期的连阴雨)导致播种推迟,可以采取"四补一促"的应变栽培技术:
以种补晚:选用半冬性或半冬性偏春性的品种。
以密补晚:适当增加播种量。通常每晚播1天,每亩基本苗增加约1万。
以好补晚:努力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
以肥补晚:科学增施底肥,确保氮、磷、钾平衡。
以促为主:在小麦生长期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生长。
播种前后的其他农事提醒
排水散墒:如果前期雨水多,田地有积水或土壤湿度过大,排水散墒是首要任务。只有当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70%—80%时,才适合整地播种。
种子处理:播种前最好进行选种、晒种和药剂拌种(包衣),这能有效预防小麦苗期的病虫害。
关注天气变化:寒露时节,南方需防范"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华南地区还要注意"绵雨"影响秋收秋种。
关于冬小麦播种,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农谚有地域性:"寒露种麦正当时"主要适用于黄淮海等区域。在其他地区,例如一些山区、平原或河滩地,播种时间可能需要调整,所谓"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忌过早或过晚:播种过早,麦苗易冬前旺长,消耗过多养分且易受冻害;播种过晚,麦苗弱小,根系差,分蘖少,同样不利于安全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