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夏玉米“卡脖子旱”指导意见
2025-08-10  浏览:349
      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是一生中水肥需求最大的时期,对高温干旱反应最敏感,通常此期的干旱被称为“卡脖子旱”。此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水分需求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氮磷钾等养分需求约占全生育期需求量的70%以上。水分缺乏时,养分难以吸收,植株生长发育受阻,干物质积累减少;雌雄穗发育受抑制,玉米开花持续时期缩短,雌穗吐丝延迟,导致雌雄不协调;同时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玉米花粉活力明显降低,散粉后1-2小时就会失水,甚至干枯,丧失发芽能力,不能完成授粉结实过程,形成秃尖、花粒、空秆,穗粒数减少,最终导致减产。
      
      目前,我省玉米生长大部分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散粉期,由于7月份以来,玉米主产区是晴热高温天气。玉米已表现出明显干旱现象,各地玉米不同程度地发生“卡脖子旱”。据天气预报,近期我省玉米主产区基本无有效降水。为夯实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基础,需加强当前田间管理工作。
      
      一、及时灌溉
      
      发生轻度干旱时,植株下部叶片中午出现短暂卷曲萎蔫;中度干旱时,上部叶片中午出现短暂萎蔫;重度干旱时,上下部叶片出现永久性萎蔫。一般中午时植株下部叶片出现短暂萎蔫时即需要灌溉。
      
      灌溉采取喷灌或者滴灌方式进行,可以改善玉米生长发育的条件,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对于抽雄散粉期的玉米,灌溉可有效缩短抽雄期与吐丝期间隔,促进授粉,降低花粒的发生。每次喷水量20立方米,灌溉次数的确定以保证抽雄散粉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80%的为宜。
      
      提倡喷施含有黄腐酸等物质的抗旱剂。黄腐酸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基,具有抗蒸腾降低水分消耗、增强根系吸收活力、促进叶绿素形成和改善光合作用等,能有效缓解高温干旱的危害。
      
      二、科学追肥
      
      对前期肥料不足或预留追肥的玉米田块结合灌溉亩施尿素10-15公斤。采取水肥一体化田块,可在大喇叭口期、抽雄散粉期和吐丝30天左右分2-3次追施。
      
      三、虫害防治
      
      加强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防治,采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乙基多杀菌素、吡虫啉、噻虫嗪、甲维盐、茚虫威等全株喷雾。兑水均匀喷雾,玉米抽穗后重点喷洒雌穗。
      
      授粉结束后,病害防治时有针对性的加入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采用“一喷多促”技术综合防治后期穗蚜、穗螟、锈病、叶斑类病害等,保绿延衰,粒饱增产。 
下一篇:水稻叶尖发黄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