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水稻叶尖发黄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2025-08-10  浏览:361
      当前,安徽省杂交中稻陆续进入拔节孕穗,保持叶片高效的光合性能是稳定提升产量的关键。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出现叶尖发黄的情况,提出如下补救技术建议。
      
      一、水稻叶尖发黄的原因
      
      1.生理性缺水或干旱胁迫。进入7月份以后,各地持续高温,田间土壤干裂,叶片卷曲下垂,黄化从老叶向新叶发展。高温季节蒸腾作用强,若水稻灌溉不及时或土壤保水性差,植株水分优先向生长点分配,叶尖易缺水而率先枯黄。
      
      2.水稻营养缺乏。杂交稻需钾量大,缺钾时老叶叶尖及边缘黄化焦枯,叶片出现褐色斑点,茎秆软弱。缺氮时出现整叶均匀褪绿发黄,通常从下部叶片开始。水稻在生长期间缺氮、缺钾、缺锌和肥害都有可能造成叶片发黄。近几年部分田块出现缺锌造成新叶基部黄白化,叶尖可能残留绿色。
      
      3.稻田出现肥害。施肥后田间土壤盐分过高或施肥过量(尤其尿素、复合肥)会导致根系受损,3-5天内叶尖会出现"烧苗"状黄枯,还伴随叶片卷曲的现象。
      
      4.病虫害侵染。一是纹枯病。基部叶片先发病,叶尖出现云纹状黄斑,湿度大时可见菌丝。二是稻飞虱。虫害吸食汁液导致叶尖黄枯,严重时叶片卷曲发黑。
      
      5.高温强光灼伤。今年7月份以来,各地出现持续35℃以上高温叠加强光照,未封行稻田的叶片易出现叶尖生理性灼伤。
      
      二、补救措施
      
      1.加强水分管理。检查土壤墒情,若干旱严重,须灌3-5cm浅水层,但要避免中午高温时段灌溉。
      
      2.增施肥料。对于缺钾田块,每亩追施氯化钾5-8公斤,或叶面喷施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锌,连喷2次,间隔7天。对于缺氮田块,每亩撒施尿素5-7公斤,配合腐殖酸类肥料提高利用率。
      
      3.对于肥害造成的黄叶,要立即灌水淋溶,喷施每毫升0.01毫克的芸苔素内酯缓解胁迫。
      
      4.加强病虫害防治。对于纹枯病,可每亩喷施24%井冈霉素A 30毫升或75%肟菌•戊唑醇15克。对于稻飞虱,每亩选用25%吡蚜酮20克或50%烯啶虫胺10克,重点喷施稻株基部。
      
      5.加强环境调控。高温时段可喷施0.1%S-诱抗素或5%氨基寡糖素增强抗逆性。孕穗期稻田保持浅水层,避免高温直接烫伤根系。
      
      6.注意事项。一要优先排除病虫害和肥害等急性因素,再考虑营养缺乏。二是补救后5-7天观察新叶生长情况,若黄化持续需二次诊断。
      
      (省水稻产业体系安庆综合试验站  陈再高)
 
      来源: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 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下一篇:新良种铸就“芯”力量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