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中国种子协会五年发展规划(2025-2029)》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中国种子协会五年发展规划(2025-2029年)》已经中国种子协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附件:中国种子协会五年发展规划(2025-2029年)
中国种子协会
2025年7月3日
附件
中国种子协会五年发展规划
(2025-2029年)
为了加快中国种子协会发展,更好地发挥协会“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社会组织职能,提高发展质量,凝聚行业力量,助力种业振兴,特制订本规划。
一、背景与意义
(一)现实基础。第六届理事会以来,中国种子协会在宣传中国种业,增强民族信心、举办种子大会,创建服务平台、推进信用建设,强化诚信自律、协调有关主体,维护会员权益、拓展国际合作,扩大中国影响、参与疫情防控,担当社会责任、加强队伍建设,拓展服务功能、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保障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得多项荣誉,成为有效期内的AAAA级社会组织,社会公信力、行业凝聚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协会的工作还存在秘书处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分支机构的职能作用有待拓展、行业调研工作有待深入等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重要意义。中国种子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协会助力种业振兴的新使命和推动协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编制本届理事会的中国种子协会五年发展规划,对于巩固协会发展成果,拓展服务功能,实现协会高质量发展的远景,在我国种业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种业振兴为时代背景,以高质量发展,争创一流协会为发展目标,抓好党建引领,履行法律职责,牢记章程宗旨,坚持工作原则,明确工作重点,落实保障措施,在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展现新的风采。
(二)基本原则。坚持服务至上。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确立的职责,肩负《中国种子协会章程》赋予的使命,坚守服务初心,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作为崇高职责和重要使命。坚持平台建设。把加强平台建设作为做好服务的重要抓手,逐步打造种子大会、网站宣传、培训交流、诚信自律、团体标准、行业调研、会员维权、南繁服务、国际合作等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坚持诚信自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增强行业诚信意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假维权,服务种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开放合作。扩大横向间国家协会和各省级种子协会的合作交流,深化协会内部分会之间、会员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种业组织和国外种业组织的合作交流。创造开放融合的氛围,提高合作交流的水平。
三、发展目标
(一)明确定位。中国种子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具有种子法赋予的职责。中国种子协会是助力种业发展的行业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一起组成推动种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为现代种业发展和民族种业振兴发挥独特作用。中国种子协会是党领导下的社会组织,接受中央社会工作部对党建工作的领导,接受民政部的业务管理和农业农村部的行业管理。
(二)明确方向。今后五年是我国种业振兴从五年见成效转向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时期,中国种子协会的发展方向就是围绕农业农村部的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按照种业振兴的时代要求,为实现种业振兴,特别是企业扶优和市场净化两大行动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三)明确要求。牢记“坚守为会员服务的初心,履行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职责,弘扬中国种业精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种业振兴作出贡献”的章程宗旨。履行“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维护成员合法权益,为成员和行业发展提供信息交流、技术培训、信用建设、市场营销和咨询等服务”的《种子法》赋予的职责。按照中央社会工作部要求,做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等四个服务工作,实现“四好服务”评价。坚持“民主化决策、规范化管理、正规化建设、特色化发展”的协会工作原则。
(四)明确目标。中国种子协会应当建设成为政府的助手、会员的帮手、行业的牵手,成为让政府放心、让会员满意、让行业信任,成为具有社会公信力、行业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在种业振兴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的社会组织。
经过5年发展,会员队伍有序稳定增长,从现有的1419个增长到2029年的1500个以上。分支机构注重优化结构,增强服务能量,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秘书处在职人员的思维能力、理论素养,文字水平,全方位增强服务本领。加强财务管理,扩大收支规模,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净资产年均递增5%。
四、重点任务
围绕推动协会高质量发展,争创一流协会的发展目标明确重点任务,根据种业振兴的时代要求落实重点任务,按照坚持平台建设的原则推动重点工作。未来五年,协会将在继续建设好种子大会、网站宣传、培训交流、诚信自律、团体标准、行业调研、会员维权、南繁服务、国际合作等九个平台上下功夫,重点打造并力争创立以下五个品牌。
(一)种子大会品牌。在举办好区域性、专业性种子大会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重点打造好中国种子大会品牌。规范报备工作。要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有关要求履行报备工作,完善报备内容,完成报备程序。规范方案制定。围绕种业振兴五大行动设置大会议题,注重多板块衔接、多环节融合和多平台建设。规范组织运行。各个主办主体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合作共事,有序运行。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合理的大会注册制度和招商赞助方案,增强市场化功能。规范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种业组织和外国种业机构的联系合作,落实合作协议,丰富合作内容,推进合作交流。
(二)培训交流品牌。落实农业农村部任务,继续举办现代种业培训班,创新培训形式,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服务能力,搭建好行业组织与购买服务单位之间的桥梁。开展社会化培训服务,继续联合北京大学办好“北京大学种业青年领军人才研修班”,做好课程安排,拓展招生渠道,加大宣传推广,让参加者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开发新的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加培训频次,将《种子法》第五十条服务行业发展的培训职责落实到位。
(三)诚信自律品牌。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信用修复制度。建设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库,强化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动信用评价结果的社会化应用。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引导种业企业完善合规经营制度,管控信用风险。扩大参与信用评价企业队伍,提升协会信用评价工作影响力。
(四)团体标准品牌。健全团体标准管理制度,加强团体标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团体标准的起草、发布、实施、复审等运转机制,规范团体标准管理工作。发布一批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团体标准;拓展团体标准应用,争取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五)南繁服务品牌。加强机构建设,招聘落实工作人员。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形成合作机制,推进合作进程。做好南繁硅谷建设规划实施相关服务,开展南繁调研,提供南繁、高原南繁等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工作和社会组织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支部建设,在协会建设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组织建设。系统推进组织建设,优化结构,拓展功能,增强能力。加强协会驻会领导班子和协会负责人队伍建设,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分支机构建设,增强履职担当能力。加强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建设,增强议事决策能力。加强监事会建设,增强警示监督能力。加强会员队伍建设,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加强秘书处领导班子和秘书处员工队伍建设,增强组织服务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根据新修订的《中国种子协会章程》《中国种子协会会员管理办法》《中国种子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协会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其它各项制度,及时制定新的制度,不断完善协会和秘书处的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协会和秘书处工作的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