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生长初期遭遇持续低温降雨,田间突然冒出大片紫色幼苗。别慌!这可能是作物启动的“自我保护模式”。
2025年春季的异常气候让众多玉米种植区出现神秘紫苗。传统认知中“紫苗=缺磷”的论断被科学家推翻:在土壤磷充足的地块,紫苗率反而高达60%!
玉米紫苗11大诱因
1.土壤缺磷
磷是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元素。
症状表现:老叶先紫、植株矮化、茎细弱
如果土壤磷不足,玉米植株会表现出紫色,并且生长受阻。在这种情况下,若不及时补充磷肥,可能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造成一定影响。然而,缺磷的现象在生长初期比较常见,一旦进入生长后期,补充磷肥即可缓解。
2.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会阻碍幼苗根系生长。
症状表现:根短无侧根、出土困难
这可能是由于播种在过湿的土壤中造成的,播种沟的沟壁和沟底会变得坚硬,幼苗根系无法穿透沟壁获取水分和磷。耕作或车轮碾压也可能是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之一。如果幼苗无法建立高效且高产的根系,则可能导致减产。
3.除草剂药害
除草剂叠加或过量使用阻碍幼苗根系生长
症状表现:叶片扭曲+紫斑
因化学除草剂损伤而根系生长受限,会因无法吸收磷而变紫。紫化持续时间以及随之而来的产量潜力下降程度取决于损伤程度以及是否有利于根系再生的环境生长条件。
4.涝渍胁迫
根部发育受限会导致叶片中糖分的积累,从而引发花青素的产生并导致叶片变紫。
症状表现:全株紫化、根系褐腐
春季低温加上土壤饱和,也会限制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和根系向土壤的渗透。这会限制养分吸收,从而阻碍玉米植株的缓慢生长。此外,由于阴凉潮湿的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减少,氮和硫等养分的矿化和植物可利用性也会减慢。同样的条件也会导致玉米呈现紫色。土壤饱和导致根系生长受限,从而导致玉米叶片中糖分积累。这些糖分通常会用于根系生长,但当它们在叶片中积累时,会生成花青素,使叶片呈现紫色。
5.低温强光
症状表现:上部新叶均匀紫红
当低温抑制根系生长,叶片制造的糖分无法转运时,会转化为天然“防晒剂”花青素抵御强光。这是作物的智慧,而非病害!
6. 土壤PH值
土壤pH值至关重要,因为当pH值低于5.5或高于7.3时,磷的利用率会逐渐下降。
症状表现:叶脉间紫斑、生长停滞
北方石灰性土壤,土壤中的磷容易与钙素结合,形成难溶态的钙磷。而南方由铁铝氧化物为主的酸性土壤,又形成溶解度很低的 Fe 、Al 磷酸盐。建议北方农民可以多施酸性肥料(硫铵、氯化铵等),南方农民可以施石灰或生理碱性肥料(草木灰、钙镁磷肥等),适当调整土壤pH,提高磷的有效性。
7. 菌根缺失
紫玉米也可能是所谓的“休耕综合症”造成的。
症状表现:休耕地紫苗集中
如果玉米在休耕期之后生长,一种名为菌根的根部真菌数量会减少。玉米的菌根感染有助于磷和锌的吸收。在玉米根系分泌淀粉和糖分刺激菌根生长之前,紫色可能会持续存在。幸运的是,紫色持续时间很短,很少会在V6生长阶段之后持续存在。这应该不会对田地的产量潜力产生影响。
8. 品种敏感
一些杂交品种的基因在幼苗期会呈现紫色,之后会消失。然而,紫色并不会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和产量下降。
研究表明,我国现有玉米骨干亲本如黄C,沈5003,丹340,Mo17,郑22,西502,自330,吉853,7922,掖107,齐201等自交系耐低磷性较差。含有墨黄9血缘品种耐低磷性能力强。
症状表现:特定杂交种整齐紫化
大多数玉米杂交种都含有一种或多种负责产生花青素的基因,这种基因会导致叶片组织变紫。含有多个冷敏感花青素基因的杂交种在生长初期土壤和气温较低时更容易出现叶片变紫。
9. 虫蛀根系
根系损伤:幼苗根系受到蛴螬等昆虫损伤
症状表现:根有蛀孔、植株倾斜
10. 肥害烧根
症状表现:叶缘焦枯伴紫化
当肥料施得离种子或根部太近时,会产生高盐浓度,从而吸收植物中的水分,导致根部受损和生长受阻。 一些肥料,尤其是含有铵的肥料,会释放出损害根部和叶子的氨气。 如果根部受损,它们可能无法有效地吸收磷,从而导致紫色,这是压力的标志。
11. 病害
根部或植物维管系统受疾病影响,可能导致植物变紫。根部疾病如果不能迅速杀死幼苗,幼苗在
来源丨综合自智种网等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