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好品种&大品种
2024-02-05  浏览:988

      好品种是育种家选育的,大品种是种业推出来的——业内专家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这也意味着,从“好品种”迈向“大品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品种常有,大品种之路难走!

      好品种背后是种子企业对市场布局的全盘考虑。新品种进入市场有一个适应过程。通过审定后,我们一般还会再通过两到三年的更大范围试验示范,进一步细化作物品种的最适地区,明确农作物品种的市场需求和品种的特性,尽快发挥其增产增收效用,进而成为主栽品种,包括建相关技术配套中心,降低市场推广中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业公司对品种特性的认识和种业的推广策略。同时,并非所有好品种都能成为大品种,好品种成为大品种需要许多条件,比如有一个或几个有实力的公司来经营,有一帮经验丰富的运营团队,有恰当的销售策略。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推广机遇。例如,郑单958如日中天的时候,黄淮海地区也选育出当时被业内寄予厚望好品种,最终被郑单958的强势败下阵来,未能成为大品种。

      南方锈病和茎腐病的大流行,击中了郑单958的软肋,在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日渐减少。一些综合抗性好的高产稳产品种呼之欲出,如沃玉3号、MY73遇到了极好的机会,一跃成为市场追捧的好品种,有望成为大品种的良好势头。“大品种”一定是好品种,没有良好的潜质,无论实力多强的公司,多么高明的营销手段,都不可能把“阿斗”扶起来。

      “大品种”之所以成为“大品种”,主要原因还是自身足够优秀。比如:先玉335玉米品种在大面积示范推广的过程中,其自身优良的综合性状起到了关键作用,具体表现为先玉335具有早熟,抗旱,丰产性好,出籽率高,容重高,株型合理,广适性好等特点,尤其是后期籽粒脱水快,且穗位适中,适合机械化收获,总体表现为综合稳定性好,为后期先玉335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郑单958属于优质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抗玉米大小斑病,抗青枯病、黑粉病和玉米粗缩病的同时,高抗矮花叶病毒,且该品种根系发达,耐低温寡照,表现出很好的广适性,几乎全国能种植玉米的区域,郑单958都能够适应,且表现良好,深受渠道经销商和老百姓的喜爱。但是,大家都明白,十全十美的品种是不存在的,即便如郑单958、先玉335这些亿亩级大品种,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年先玉335在国内推广初期,在许多地方发生了严重倒伏,有一个省级种子管理部门的领导,也是一个资深专家就断言:“倒伏是致命缺陷,这个品种很快就会退出市场”,可事实是先玉335涅槃重生,活得还很滋润。如果这个品种由一个实力一般的公司经营,一旦出现严重问题,结果可想而知了。

      近年来,市场上热销品种很多,如裕丰303、良玉99、DK653、MY73、东单1331、秋乐368、沃玉3号等,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只是不明显罢了,谈不上完美。但是,他们都在较大范围或一定区域经受了生产、市场的检验,都具备成为“大品种”潜质。

      成王败寇,看起来好像是偶然的,实际上是必然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西瓜品种8424是吴明珠院士在上世纪80年代育成的品种,一直到本世纪初,该品种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主要是西瓜个头小,产量不够高,瓜瓤不够红、甜度不够高、瓜皮韧性不够,易开裂,不利于长途运输等。

      吴院士在本世纪初到上海建院士工作站后,把该品种引到上海,随后在江浙一代推广成功,并在全国做的有声有色。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目前交通条件改善,运输更便捷了。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口味喜好发生改变,该品种瓜瓤纤维少、口感脆酥、糖度适中等特点更好地适应了当前趋势。如果不是这个机遇,8424这个“好品种”也就不会成为“大品种”。

      几点感想

      种业公司在确定或寻求重点经营品种时,可以追求完美,但不可苛求完美。

      例如:一育种同行陪同一个公司领导和销售人员挑选品种时,遇到已经推开的“大品种”,他们只看到这些品种的优点,对缺点视而不见,遇到新的品种或组合时,基本上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很难看到优点。当那些“大品种”没挂标签,混同在普通组中时,就又看不上眼了,这就是看问题容易存在的局限性。

      “好品种”的筛选离不开广泛的测试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大公司凭借其强大的财力、人力建立起完善的品种测试网络,能够发现品种的优缺点和最佳适应区域,在推广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降低品种推广风险。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育种家和种业公司选育的品种都在迎合生产上种植户的喜好,“大品种”优良性状在生产上出色表现往往意味着种植习惯的改变和育种方向的改变,引领品种选育方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生产上受欢迎的品种主要是大穗型品种,掖单13、掖单19、豫玉22、农大108等广受欢迎,生产上玉米种植密度大部分是每亩3000多株。郑单958的出现,扭转了这种局面,把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了500-1000株/亩,从黄淮海到东华北,郑单958和类958白轴品种占绝对主导地位;先玉335出现后,产量潜力大、籽粒脱水快的优点受市场认可,生产上又出现对红轴品种的喜好,白轴品种的推广受到很大影响。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加速推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出于对生产稳定及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规模化经营主体需要更加专业化、综合性、标准化的服务。对于玉米品种的需求,他们更注重品种的综合抗性、高产性、稳产性。

      选育和推广耐密品种,增加种植密度已成为近年来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东单1331、MY73等耐密型品种又成为市场的新宠。特别是MY73,耐密植好,籽粒商品品质优良,品种综合抗性好,加上玉米专家与企业、经销商(种植户)“打得一手好配合”营销模式,也是其推广势头强劲主要因素。

      好品种变成大品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下一篇:刘定富:变道超车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 种业·瞭望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