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形势依然不容小觑
政府发文件,媒体频报道,官员讲政策,专家赞品种,中国种业形势一派大好。中国历来有重视粮食的传统,总体看粮食作物的种源自给是没有问题的。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完全用的是自主选育品种,杂交水稻亩产潜力更是突破1000公斤并保持国际领先。中国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世界第一,中国有两家种子企业(先正达和隆平高科)进入世界前十强,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
但如果将目光进一步扩展,则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些作物和畜禽方面还面临着种源“卡脖子”问题。比如,国产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只能达到国外的60%左右,玉米、马铃薯、白羽肉鸡、生猪等品种外部依存度较高,不少蔬菜品种高度依赖进口。
这里面有的确实是种源研发能力不足,特别是畜禽种源与农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有的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如大豆,由于一些管制措施的存在,国产大豆的比较效益长期难以提升,导致过去一些年里大豆种植面积持续缩水。如今,国家已经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
种业振兴的制度改革和方式落实两手都要硬
中国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打通种业发展的制度性壁垒。
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中央层面,出台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了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明确了种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具体方面,有关部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等四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其中细节内容繁杂,简言之核心目的是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及其产业化应用扫清障碍。
任何领域的制度改革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推动种业振兴要做到一手抓制度改革,一手采取真正行之有效的方式落实。
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扩大品种进入通道。新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从增产5%减至≥3.0%或≥1.0%、甚至只要某些玉米品质好、能抗病、适机收就可以通过审定了,至于绿色通道“产量数据不再作为品种淘汰依据”,进入市场的品种像裂变一样呈几何倍数井喷而出了。2017年全国审定玉米品种1904个(国审171个、绿色通道278个、统一试验品种302个,联合体292个、引种备案861个,下同),2018年2988个,2019年2134个,2020年2363个,相当于过去15年审定玉米品种的总和。可以肯定是,一些高仿、初仿的玉米品种大量上市,而且小日子过得还比较悠哉,种企哪还有心思投入大量资金到本身一个无底洞的科研?
解决“卡脖子”的关键在于建立种子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据《经济日报》4月12日的报道,中国作物育种论文量占到世界的20%,但真正由这些论文转化的突破性品种却不多;中国有世界最大的育种科研队伍,但大量财政投入却没有换回同等水平的产出;中国有7000多家种业企业,但加起来的年科研投入还不及德国拜耳公司的一半。须知,2020年全国有种企7700多家,而真正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仅97家,从知识产权看,我国八成左右的种质资源和育种人才集中在科研院所,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种子企业不到1.5%,拥有10个以上新品种权的企业仅占2.3%。就是说,有九成种子企业是依靠从科研院所购买产权品种维持市场营销的。这样的种子企业能发展壮大吗?
从世界经验看,种业振兴要靠种业企业的做大做强。在世界种业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合并浪潮,其中的一个基本轨迹是产业和渠道优势与资本和科技优势强强联合,通过并购重组形成种业巨头。种业研发成本奇高无比,原始投资大、研发周期长,要求的企业最小规模远大于其他行业,小企业只能望而却步。2012年12月农业部推进“科企合作”,为的是让科研单位的育成品种在企业开花结果。种业老板明白,投资科研育种是一个无底洞,十年八载投入500万乃至上千万,可能有所获,也可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通过“科企合作”过河搭桥,企业老板从科研院所购买一个国审或省审品种并拥有营销权,轻而易举地就赚回了本钱乃至更多的利润。2021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隆平高科成交的中玉303,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金色丰度种业成交中农大688,都是“营利共享”签约仪式。双方共同努力宣传通过营销扩大新审定品种的种植面积。连隆平高科和大北农都依靠购买品种过日子,倡导的“科企合作”将把种子企业引向何方?最终种子企业将放弃科技创新而被推向“种子营销超市”。
种子企业必须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这是世界种业发展的金规玉律。世界经验表明,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基础研究政府办,应用技术企业办,坚定地确立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三大种业巨头在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近60%,市场集中度很高。反观国内,7000多家种业企业大多不成气候,前五家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2%左右。这一局面不改变,种业振兴恐怕无从谈起。
推动中国种业崛起,核心还是向市场化改革要动力,具体而言:
一是实质性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和品种权保护制度,开前门、堵后门,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同时切实打击非法制种和非法种植。
二是让种业企业放开手脚自由搏击、优胜劣汰,孵化一批中国特色“种业巨头”。
三是除口粮作物的基础研发外,运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大幅减少其他品种的公益性育种科技投入,将这部分经费用于优质企业的后期奖补,鼓励种业企业做大做强。
中国种业20年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表面上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深层次隐藏着再前进迈步维艰的严峻危机,其实质乃是行政体制改革与种业体制改革未能同步,改革的路径依然任重道远!
来源:新京报(中国社科院陈明 ) 中原农资宝典(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佟屏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