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探索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提升优势产区玉米综合生产能力,9月18-22日,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组织内蒙古、山东、新疆、河南等省(自治区)农技推广部门及有关专家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玉米生产技术考察活动,现场观摩了农六师奇台农场玉米水肥一体化万亩高产试验田、玉米高产潜力挖掘、玉米密植高产栽培与籽粒机械收获技术、玉米籽粒烘干设施,以及农四师七十一团玉米万亩高产高效协同示范田、绿色防控技术、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培肥与深松技术、种子籽粒烘干作业现场等,并现场交流了各地玉米生产、品种选用、技术示范、增产增效潜力及发展方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综合机械化率96%,化肥利用率40%,灌溉水利用系数0.55,大田玉米种植密度7000-8000株/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上密度、降高度、抓匀度、科学投入”等主要技术措施,确定了适合本地的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玉米生产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其中,奇台农场多次刷新全国玉米小面积高产纪录,2013年1.3亩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高达1511.74公斤。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玉米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但中长期看,供需仍然偏紧。大家认为,新疆兵团在玉米生产潜力挖掘、高产高效协同、技术集成配套上做了有益探索,值得学习借鉴,巩固提升产能。坚持产量潜力挖掘。新疆兵团大田玉米密度已经持平或略超美国,但单产仍有差距。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产量构成,构建高质量整齐群体,充分发挥单株潜力,发掘新的产量增长点。坚持高产高效协同。当前生产上人工成本大幅增加,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年均增长12.7%。未来轻简化、机械化耕种模式将是大势所趋。需要进一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集成配套,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高产高效轻简技术模式。坚持生态友好发展。围绕绿色发展理念,综合考虑资源禀赋,针对面源污染,耕层浅、质量下降等问题,强化绿色防控、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及相应技术配套,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强化规范作业。新疆兵团通过机械准入、规程制定、作业效果抽查等手段,促进技术到位,极大保证了耕地质量、玉米群体结构,值得借鉴、推广。下一步集成技术模式,可综合考虑生产关键点,配套制定标准技术规程,并提取相应指标、指征,形成农民看得懂、学得会、易于操作的田间检测手段,保障作业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