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高海英)由CCTV-7农业频道、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张掖市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纪录片《种业中国》研讨会9月29日在京举行。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业关系国计民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种业中国》第一季“张掖的故事”是国内目前第一部聚焦种业文化的纪录片,也是农业频道今年重点打造的年度重点节目。本片将历史文化与产业经济融合在一起,将种业基层典型和顶层设计结合在一起,将地方故事和中国故事聚合在一起。通过关注中国种业独特的历史进程,挖掘并解读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张掖玉米制种背后的故事,串联起从农业到科学、历史、人类学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描绘中华制种文化的全景图。
《种业中国》之所以聚焦种业这个题目,是因为一是种业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二是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三是玉米产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四是张掖市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量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种业中国》共分为三集每集20分钟,分别从历史、政策、国际三个维度,剖析张掖种业过去的经验,今天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之路,通过个例,寻求共性和规律,表现中国制种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从而讲述中国种业的故事。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会上致辞。他表示,记录的是种业,娱乐的是大众,对于纪录片来说就是突破。记录片要能够纪实、娱乐,这种娱乐是高尚的、高品质的,是人的精神食粮。
《种业中国》总导演任民介绍了纪录片《种业中国》的总体方案。他说,《种业中国》是一部从文化角度来切入分析种子产业的纪录片,也是国内目前第一部聚焦种业文化的纪录片。选题是基于粮食安全、国家战略、测供给改革等方面的考虑。记录片内容分为玉米和张掖的缘起、种子与市场的对话、中国未来的种业发展之路三部分。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认为,一切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是创造的导向。讲故事是传播的基本规律,要注意讲故事的手法,得到观众的认可。
甘肃省张掖市市长黄泽元在会上全面介绍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总体情况以及产业发展优势及特色,就“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张掖种业如何突出自身品牌优势,借助机遇实现绿色健康发展的发展布局进行了详尽阐述。黄泽元表示,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选择制种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农民致富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和国家责任的需要。农业条件、社会支持、国家部委的重视、新闻媒体的介入,都促成基地的做大做强。

9月29日,由CCTV-7农业频道、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张掖市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纪录片《种业中国》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傅雪柳致辞。

9月29日,由CCTV-7农业频道、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张掖市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纪录片《种业中国》研讨会在京举行。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市长黄泽元接受记者采访。

9月29日,由CCTV-7农业频道、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张掖市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纪录片《种业中国》研讨会在京举行。图为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