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土地托管合作 照样规模经营
2015-08-04  浏览:64

  编者按

  在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是仅仅让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或是办家庭农场,还有农民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土地并没有流走,农民想收回来就能随时收回来。在湖北、山东等地,一些合作社就通过土地托管等方式,实现了大面积连片耕作,既扩大了经营规模,也为农民增加收入拓展了空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双丰收合作社

  农民在家“点单”合作社上门服务

  本报记者何红卫通讯员涂玉国

  近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剩下的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出现了“青年人不愿意种,老年人种不动”的现象。

  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成为一道难以破解的“三农”新问题。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以来,探索采取土地全托管和半托管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从机耕、播种、育秧、插秧、植保、收获、销售全过程“一条龙”式的服务,或者根据农户需要提供“点单式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襄阳新模式”。

  解开了“谁来种地”的结

  “我今年种了15亩麦子,亩产900多斤,收入1000多块钱,去掉360块钱的托管费和50元收割费,每亩还能收入五六百块,算一下,麦季能搞八九千块钱!”7月12日,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周垱村二组周明江笑哈哈地对记者说。

  今年70岁的老周,老两口种了20亩地。

  “我都不能劳动了,还能收这么多钱,多亏有了合作社,要不然,我们真是没办法!”周明江说。

  周明江种地方式的变化,见证了双丰收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2008年,时任襄州区王河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的宋涛,下乡时碰到正在插秧的周明江,因为年龄大、身体有病、弯不下腰,他只好爬在泥水里,插一下挪一下。

  这个景象一下子刺痛了宋涛:现在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老年人种不了地,能不能专门为农民提供服务?

  2009年,宋涛发动7位农民,合伙购买了大型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设备,初步形成了耕种、插秧、收割等主要农业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服务。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考虑到农民即使种不了地,也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实际,同时也是为了降低风险,他们采取土地托管的办法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对没有劳动能力的,提供土地全托管,即农民交纳一定托管费后,由他们负责提供全程农机作业服务;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提供半托管服务,即根据农户需要进行各个生产环节的“点单式服务”。

  周明江是第一批享受到“点单式服务”的农户之一。2009年,他与宋涛签订了耕地、小麦收割、水稻插秧等半托管服务。

  “进行土地半托管,既省钱,又省力。”周明江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托管协议,每亩机械插秧收费80元。当时,如果请人工插秧,2个人一天才能插完,要付工资160元,加上管饭、烟酒等,每亩地最少需要200元。“算下来,15亩水稻,省了近两千块钱呢!”

下一篇:推进“互联网+农业”政府在做什么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1/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