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类品种中表现最为出色”
高产、稳产、抗倒伏、抗冻、耐旱、抗病,能结合这么多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不多
“百农矮抗58”自2005年推广以来种植面积屡创新高,累计种植面积已1.4亿多亩,增产小麦100多亿公斤。被人们誉为“黄淮第一麦”。
粮食产量在去年创造了全国8连增、河南省9连增的奇迹。然而,这一次老天似乎要考验一下大家。河南去年麦播前多雨,播种期较常年晚,冬季干旱、无有效降雨,春季低温时间长、有效积温少,病虫害多发,灌浆后期又连续降雨,也就是说,“百农矮抗58”从去年以来经历了低温、干旱、病虫害多发等考验。
“这样的情况下,矮抗58仍有这么好的产量,充分展现了高产稳产的大品种风范。”李春喜说。在场的专家都对又一个连增充满信心。
尽管每亩收成相比去年少了几十公斤,但时家兄弟对这一结果还是非常满意。哥哥时瑞强表示,“矮抗58很皮实”,产量高且稳定,“不用咋管理,种得省劲儿”,还不耽误外出打工,很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茹振钢介绍说,“百农矮抗58”的五大优势保证其成为明星品种:首先是高产稳产,一般亩产550—600公斤,高产示范田可超700公斤;第二是抗冻耐旱,苗期能耐零下16℃低温,根系发达,苗期根深较一般品种增加20—30厘米,耐旱能力强;三是矮秆抗倒,株高70厘米左右,茎秆坚实重心低,抗倒能力强;四是抗病广适,高抗条锈病和秆锈病,中抗纹枯病和白粉病;五是品质优良,籽粒容重819克/升,硬度指数65,面团稳定时间6.3分钟,在农业部优质面条小麦品种评比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属优质中筋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麦专家程顺和曾赞:“高产、稳产、抗倒伏、抗旱、抗冻、抗病,能结合这么多优良性状的小麦良种不多,"百农矮抗58"在同类品种中表现最为出色。”
全国唯一的小麦根系走廊
小麦根系走廊可有效用于系统研究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品种根数量、根长、根毛长度以及根系发育的时空动态和适应性反应等
在新乡县朗公庙乡毛庄村,一个不起眼的院落就是河南科技学院的科研基地。基地一隅种着一小片小麦,一道水泥带将小麦整齐隔开左右。这个独特的布局下面另有乾坤,茹振钢带记者从一旁的楼梯走入地下。
大约在3.5米深处,视野顿时开朗,记者进入一条长约50米宽约3米的走廊。走廊两侧全是巨型透明玻璃,像极了水族馆。只是玻璃后面非海底珍奇,而是实实在在的黄土,顺着茹振钢的手指看去,一簇簇发达的小麦根系像一双双大手牢牢抓住土壤。
这里就是全国唯一的小麦根系走廊。
“根本根本,以根为本。”茹振钢说,根系性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地上部性状的发育,并最终影响作物个体的抗逆性和产量,培育健壮、生理活性高的根系是培育良种,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然而,由于根系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研究手段和方法滞后,再加上研究难度高、工作量大、效率低等多方面的限制,人们在育种过程中并没有系统地将根系作为选择目标,其根系往往是随着对地上部分主要性状的选择而被动选择的,“根系研究一直是小麦育种、栽培研究的薄弱领域。”
既然根埋在地下,那么就到地下去看。为了深入研究根系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特性及功能,生态因子及农艺措施对根系的影响及调控等方面,茹振钢教授科研团队就创建了这套小麦根系育种研究的设施。
小麦根系走廊可有效用于系统研究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环境条件(特别是水分、肥力等条件)下,不同品种根数量、根长、根毛长度以及根系发育的时空动态和适应性反应等。
除了其珍贵的科研价值,这里又何尝不是一座活生生的小麦根系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