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财网
今年下半年连续几次台风冰雹加大雨,沈城周边菜农损失惨重。本报此前曾连续报道并关注作为"沈阳菜篮子"的新民市大民屯受灾情况。时隔半月,本报副总编辑王刚和记者再次前往大民屯探访,了解当地灾后生产情况以及对沈城秋菜供应的影响。
连降暴雨菜农一月补种三回
时间:9月5日上午10时03分
地点:新民市大民屯一村
人物:当地农户董明泽
"今年遭灾遭惨了啊,白菜淹死了不少,上个月我们这都有一亩地补种3回的。"当记者上前搭话时,董明泽正扶着犁地的机器在田里挖排水的垄沟。得知记者来意后,董明泽擦了擦汗,指着地里新长出来的绿油油的一片菜苗说,"你看这片地的幼苗,就是上月20日才补种的,跟旁边地里上月9日种的那一批半成菜相比就小了不少。现在一亩地的种子钱就得要100多块,家里菜地遭灾多的人家,都有赔五六百块的。""遭灾归遭灾,但现在还来得及补种。所以秋天白菜量不会少。"谈到秋白菜供应,董明泽叹了口气说,"今年雨水下得勤,总是刚补种一茬,就被水淹。"
和董明泽一家一样,大民屯多家农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受灾,由于暴雨结束时仍未过播种期,在农民积极补种的情况下,当地蔬菜产量受影响不大,初步预测今年沈城秋菜供应暂不用担心。
菜价高涨 农民仍没挣到钱
时间:9月5日上午11时25分
地点:新民市大民屯一村
人物:当地农户黄勇、王志忠
"今年沈阳秋菜能卖多少钱不好说。 "地边上,菜农黄勇一边往自家的小三轮上放化肥,一边摇着头说,"别看菜价涨了不老少,但咱们的卖价可没变多少。沈阳那边的菜价可不归我们农民管。 ""可不是吗,咱们农民忙前忙后,一年下来也就能挣个一万块钱,还没城里人半年挣得多呢。"旁边的菜农王志忠说,"城里菜价怎么涨和咱们关系不大,我就知道去年和今年比,种子、化肥、农药、人工费用都涨了,但我们卖给物流中心的菜价可没涨。 "
几位菜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一亩地种子钱就得120块左右,鸡粪等肥料250块钱,农药加化肥得300块钱,人工平摊下来得200块钱一亩。而这一亩地多说能产毛菜两万斤,经过加工后变成净菜也就能剩一万多斤。按去年净菜2毛钱一斤算,一亩地的菜也就能卖个2000块钱。扣去成本以后每亩就只能赚一千多块钱,一家按四亩地算,这下半年也就能赚个不到5000块钱。这其中还不包括补种的种子钱和收菜、运菜的人工费和运费。"你们城里人直喊菜价贵,可我们菜农也没挣到什么钱。"记者采访时,当地多位农户都质疑,现在种地的各项成本都在上涨,可菜从他们手里卖出去时却没涨,最后城里人买的菜又贵在哪里呢?
对策
用农超对接减少上市环节
"现在农民的信息比较封闭,没有统一的种植和收购计划,这导致收菜的二道贩子联合压低收购价的现象出现。而由于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间的链条环节过多,平摊的社会成本和运输损耗也太多,导致蔬菜最终价格的居高不下。农超对接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针对菜农的困境,沈阳市服务业委相关负责人王凯表示,一般来说,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价格会涨1到1.5倍,而目前的农超对接一旦成功推行,市民餐桌上的蔬菜价格将会下降20%到30%。
王凯表示,沈阳市政府对此现象一直在密切关注,继去年新民的农超对接后,今年还将推行第二轮的"农超对接"。沈阳市服务业委日前已经联合法库县政府,邀请沈阳市22家超市和两大蔬菜批发市场与法库19个乡镇的生产基地和组织开展了对接活动。
市民嫌贵 农民喊赔 菜价差在哪?
2011-09-07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