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中国式管理:8大光荣的错误
2009-11-10  浏览:298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作者:刘春雄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光荣的错误?因为我们心中有崇高情绪在作怪,总想占领道德的制高点。

    犯错误很光荣吗?当然不。但如果错误披上了崇高的外衣,错误的本质就会被掩盖,犯错者反而觉得很崇高,不禁洋洋自得。这就是光荣的错误。

    2500年前,在“子贡赎人”的故事中,孔子就批评过他的学生子贡犯的一个光荣的错误。

    当时鲁国有一条法律:如果能把沦落到国外做奴隶的国人赎回来,可以从国库获得补偿。子贡赎了人,却不愿意领补偿金。

    做好事不取报酬,这难道不够崇高吗?子贡认为自己做了件大好事,等着老师的表扬。

    然而,圣人就是圣人。孔子剥下了子贡崇高的外衣,直击问题的本质:子贡实际上在帮倒忙,恰恰无助于鲁国法律的实现。

    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国民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赎金可补偿)。可子贡拔高了此事的道德标准,谁赎回同胞后再去领补偿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以后谁还愿意去赎?

    在营销管理领域,类似“子贡赎人”这样的光荣错误比比皆是,许多人还以此为傲。

    “高标准”还要“严要求”,这难道不够崇高吗?

    但事实上,“高标准”的结果通常只能是“不要求”或“低要求”。

    1984年,张瑞敏刚到海尔上任时,立即规定“不准随地大小便”。这个标准真够低的,这也是当时管理混乱的现实。但正是从“低标准,严要求”做起,海尔才达到了现在的“高标准,严要求”。

    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在于标准有多高,而在于要求有多严。“低标准,严要求”做到了,自然会进化到“中标准,严要求”乃至“高标准,严要求”。

    老板讲这句话,一定很自豪,等着众人的赞誉。然后,这句农业社会的用人观是不适合现代商业社会的。

    现代人活动半径很大,人口流动频繁,社会身份变换速度快。真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结果可能是无人可用,或只有亲信可用。

    “用人要疑,疑人可用”才是现代社会的用人观,它通过制度、制衡、监督、控制,避免“好人”经不住诱惑而犯错误,让“坏人”找不到犯错的机会而成为“好人”。

    “用人不疑”的往往是小老板---他身边只有几个人是“不疑”的,最终无人可用;奉行“疑人可用”的往往是大老板,因为“疑人可用”,所以人才很多。

    你被称为上司的“左膀右臂”或“少不了的人”,通常意味着由于你过分杰出而掩盖了上司的无能和组织的缺陷。

    二战时期美军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只要听到谁是“少不了的人”,一定会及时将其调离。站在个人角度看,“少不了的人”确实是荣誉;而站在组织角度看,“少不了的人”恰恰反映了组织上存在问题。调离“少不了的人”,就是为了避免个人弥补组织的缺陷,从而强化组织功能。

    这句经典台词也是个光荣的错误。人才真的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从优秀企业挖来的人才最后一事无成,变成了“废才”?

    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表演的舞台更重要。没有舞台,人才就不称为人才。

下一篇:品牌企业如何进行联合推广 上一篇:串货对销售的影响与控制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