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种业上市公司的管理激励
2018-11-05  浏览:411

    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和大小各不相同,管理激励的形式和强度也不相同。管理激励无外乎年薪、股份、期权和形形色色的福利等。

  几家欢乐几家愁,2009年种业赢家之一非敦煌种业的高管莫属,从上市公司中最低的薪酬上升几倍,成为薪酬业界第二的上市公司,薪水从4-5万元升至20万元的层级,敦煌先锋的大幅盈利应是改善的主因之一。投资者应该乐见,公司每年10几亿的资金进出,广泛投资,涉足证券和期货,一年只拿几万的薪水,投资者面对的道德风险要远远大于那几十万的薪酬。

  业界老大隆平高科更是向大国企看齐,将高管的薪酬推向30-40万的层级,这与国企的每年平均34万元的薪金看齐。加上股份和期权,隆平成了管理者的公司,中国种业高管的天堂。没有绝对控股股东,伍氏家族是第一大单一控股股东,利马格兰旗下的威迈出巨资买下第二大单一控股股东的宝座。每家的股份不过10%多一点。所以管理者很轻松的作出了对自己有利的决策。这样的股权结构也为敦煌种业所有,第一大单一控股股东也是只有18%的股份。

  公司治理结构和薪酬与主流接轨,不知业绩和持续经营的能力会否接轨。

  与这两家不同的是,登海和德农,两家私人家族绝对控股的企业。登海给出的薪水在10万元级,业界最低,而德农的在15万元级,倒数第二。这成了很有趣的对比,老板们好像很不把种业经营看得有多难,不想为种业经理人出更高薪水,相信家族人或内部人可以经营好种业。可以理解,一个是老板主导育种,一个是品种低价捡漏得了大便宜,自然都对自己很自信。

  丰乐种业国资控股,也给出了20万元的层级,在合肥也算难得,毕竟管理层做得也算中规中距。地产、金融、酒店一个都不少,种业会走远吗。

  管理层的薪水也许可以反映研发人员的薪水,是同一趋势还是背离,在研发决定企业命运的种业,不知哪个企业会吸引更多的研发精英入驻,哪个会在下一个10年胜出。

  私企会成为民族种业的的旗帜吗,私企能够代表农民的利益吗。农民的利益比天大,这是各国政府都不敢小觑的问题。房事已成了问题,还要断子绝孙吗。

  为老板打工,或是为自己打工,是许多种业精英的扪心自问。

  隆平和敦煌的经理们也是为自己打工的一种方式,两家公司已成为经理人的舞台,登海和德农的经理们对比起来一定不爽,不爽的一定不只是他们。(农博网博客)

下一篇:企业如何提高广告可信度? 上一篇:串货对销售的影响与控制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