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涉足创业,企业管理话题,也常与朋友讨论决定企业的成败的事项。最近获得一经历,去做总经理的经历,不过只做了二天,与大家分享分享。
惠州一企业有意请笔者去管理一家贸易公司,定位为总经理职务。一切谈妥,产品是市场上顶尖的产品,也与经典照明的电子镇流器定位差不多,拓展本地建材市场,公司是有钱的公司,就是业务不好现金也有,展示场所也有,为什么就是生意不好呢?要听我的意见,也让我感受,还花了我不少时间。业绩不好是什么原因呀,要找呀?
分析如下:
1:产品定位是比较高(是顶级建材产品,可以说是奢侈品吧),这是理由吗?那竞争对手定位不高了吗?价格便宜吗?
2:公司有无实力,有呀。现金流大得很。
3:人才是不是有?这一点是关键了,最后是人的问题上。
笔者体验中,周五,公司有三名导购,来了一客户,说要购置产品,客户进来说:我看看,我上次来过了的。导购无说可说:那您看一看吧。于是,导购的事完了,一个空空的六七百平方的卖场就让客户转一转。第二个客户进来,一对四十多中年夫妇,当然购置高档建材要有钱人,也一定是有一定的年龄了,像我就购不起,因为没有住在别墅里呀。客户想看一看,客户不说话,导购也不说话,转一转就走了。
为什么我们的导购没有主人的翁的精神?现在不下结论。
第二天,笔者开始计划招人,因为有了产品,有了实力,得有人去做事呀。董事长再三要求说,一定要能落实到位,最好是请到能人。我就开始按我的十年销售经验开始为其招人了。当然我有一些朋友,与我差不多大,三十来岁,那如何招到人呢?底薪加提成,我们都知道底薪是人权保障,提成八字没有一笔,得努力去做。那员工福利呢,那总公司政策如何呢?中餐报销四元一餐,生活在珠三角的人知道,在外跑业务,跑工地是何等的热,再一说,公司不报销员工车费,哪怕是公交车费。不包住,只保证一餐的报销,且才四元。
这下我急了,业务人员虽然是要以业绩为先,但他的生活保障不能让其担心。当一个人为生活担心时,如何为公司奉献智慧呢?我那些有经验,有能力的朋友会来这样的公司吗?我去与董事长汇报下,董事长说总公司是这样的,意思是更不了。当然,作为我,才来体验二天,也不想与其正面说事。
第三天一大早,我七点多起来了,这一天是周日了,我潜意识里不愿意去这家公司了。决心一横,不去了。
九点多了,为什么这个新来的总经理不来了,董事长打电话问我了,我说我有事,去不了,可能比较久,怕来不了了。当然这是借口,还是不要说直接的理由好了。当然老板也是明白人,为什么这个镇流器专家不来了呢?看来是有意见了。不就是昨天的谈的二样业务员政策没有通过嘛吗?一是车费报销,二是中餐补助呀。
这时,我回了答案,我说,你的员工都不满意,哪个来为你奉献智慧呢?你给业务那点钱,业务员 的生活费用都不够,业务员会为你卖好产品吗?会为你卖顶级高档产品吗?你认为你的员工真的是生活不下去了吗?为什么阿里巴巴在经济危机时还给员工加薪呢?为什么不减呢?道理很简单,员工满意了,你的员工才会有信心,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才会努力去做,才会不是骑驴找马了。员工才是公司的上帝。
我个人认为的思路是:员工满意------全力拓展------客户满意------企业赢利------股东获利------持续售后服务能力增强------加强员工满意度!!!
有些企业天天喊客户是上帝 ,可是不管员工死活,损耗品质问题控制不下来为什么?为什么有些业务员在外面公园转一圈回去写一个假报告?为什么员工流动过快?为什么华为能成为行业第一!华为的员工薪水进去就是4-5000元,这是我2000年获得的资料。个个愿意去拚命努力。最难得的是人才,重视人才要从其实际利益着想,要想乔丹来打球,就得付出顶尖的薪水;要想成功,也得学习阿里巴巴把别的公司老板请来,一起分享利益!利益不是万能的,但利益是基础前提条件。
陈安之,马云再三强调,员工是企业第一客户!不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给我当这个总经理,我也不当了。
不把员工放第一位,给我总经理我也不当
2009-08-03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