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当前农产品营销攻略
2014-09-16  浏览:216

    品牌营销

    随着市场经济发育日渐成熟,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者认知商品的第一要素,水果也不例外。
    当前,我国果业界在品牌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只片面重视把一个产品通过商标注册成为品牌,而忽视了对品牌的苦心经营,并使之发展成为精品名牌,这是造成我国水果品牌多而杂,但有影响力品牌少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果品营销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品牌的经营。

    绿色营销

    当今世界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绿色”是当今乃至今后果品市场的“流行色”。为此,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绿色”营销理念,通过推广果实套袋等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不断增加绿色无公害果品数量,扩大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规模,扩大“绿色”销售市场。

    包装营销

    人 靠衣妆,物靠精装。只有重视包装,并将其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环节来抓,才能打造出能进入大市场、大超市、大商场以及海外市场的知名果品名牌。如湖北秭归脐橙在经过精心包装,并在外包装上印上三峡风光后,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售价立即提高0.50元/kg。

    旅游营销

    旅游营销是指把果品营销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以旅游搭对路,旅游观光——休闲果品——果品销售。据报道,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有片上万亩的桃园,以往,连年出现卖桃难。近几年,该镇通过举办“桃花节”,吸引了数万游客去观赏桃花,游客兴致所至,纷纷预购鲜桃,结果是,节日未结束,鲜桃已被预订一空。

    特色营销

    特色营销是指利用具有独特品味和风格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达到促销目的。为此,果品生产者、经营者必须树立特色营销理念,充分利用各自的地域、人文等特色来推介果品,提升销售业绩。具有特殊风味、内质,在市场上有唯一性。因此,生产者、经营者应充分发挥这种独一无二的优势来促进果品销售。同样,我国具有人文特色的水果也不少,如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唱红大江南北的同时,吐鲁番的葡萄也跟着销到了全国各地。

    农社对接 农超对接

    “农社对接”是一种由农户向社区的消费者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农社对接是郊区果农转变观念的新思路。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

    诚信营销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注重信誉的生产者、经营者,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多次博弈中获得最大利益。消费者要求的是品牌水果质量可靠,货真价实。为此,广大果品生产者、经营者必须树立诚信营销理念,做到货真价实。

    知识营销

    悄然临近的知识经济时代,使果品经营法则开始发生变化,果品营销活动不再只关注果品销售,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购买支持,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果品的现实需求。据报道,名不见经传的冬枣,2003年走俏上海,成为上海果市“新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知识普及,人们对鲜食冬枣有了新的认识:清香甘甜,脆爽透心,富含多种矿物质……可以预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知识营销必将无处不在。

    网络营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水果营销出现了渠道创新,其一便是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网络当起了“市场红娘”。互联网互动式即时交流,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进行远程信息传播,面广量大,其营销内容翔实生动,图文并茂,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品牌果品的形象,提高知名度,为潜在购买者提供了许多方便。目前,我国已有不少水果产区和企业在互联网上注册了自己的网站,对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而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一些水果种植户、农庄负责人等,也通过微信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在网络上推销自己的产品,把果园情况通过微信发给朋友圈,向“微友”们推荐。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打开了局面。用这种方法让外边的人知道自己的果园,迅速扩大销路。“中国金柑之乡”福建省尤溪县近年来每年网上销售的金柑均在500吨左右,产品畅销上海、广州、杭州及南京等大中城市。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营销将成为水果市场上一种具有相当潜力和发展空间的营销策略。(本报综合)

下一篇:选准对手,赢得竞争! 上一篇:串货对销售的影响与控制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