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名优农产品为种子背书
2013-12-25  浏览:346

 《农财宝典》记者 刘海英

  "卖种的卖种,卖菜的卖菜,不要捞过界。"如果还坚持这样的观念,那你就OUT啦!卖种的开农场,卖菜的推种子,种子经销渠道与农产品流通渠道融合渗透早已遍地开花,各家都有自己的心得。
 
  建立生态农场、开设蔬菜批发档口,通过参与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终端销售,相应种子的知名度和销量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是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为种子行业贡献的探索经验。把名优农产品的品牌打造成推广种子的金字招牌,广良公司是怎么做的呢?
 
  先种瓜再卖种
 
  一个新品种开发,往往是通过种子公司、经销商和零售商的营销模式向种植户示范推广,进而完成销售;而蔬菜品牌的建立则是合作社、农场、蔬菜公司通过产地品牌、企业品牌向消费者宣传推广。这个过程往往既曲折又漫长。
 
  "能不能为特色品种量身定做一个品牌,快速推向市场,从而引导消费,并向社会传递一种新标准呢?"广州丰顺种子公司总经理钟伟雄说起他和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陈本强的那次谈话仍很兴奋,"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说干就干,这个想法很快就付诸了行动。不到一年的时间,两个公司共同出资建设完成了位于增城的"优阳特"生态农场,并在广州谷裕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租下了一个批发档口。目前,农场的万紫娃娃茄瓜已经通过档口销到全国各地,"优阳特1号"、"优阳特2号"南瓜也即将上市。
 
  据钟伟雄介绍,从种子到蔬菜产供销一条龙,减少了流通环节,消费者可以更快地品尝到蔬菜产品。最重要的是,一方面,产品直达消费者,拉近了公司和消费者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经销商、种植大户到农场实地参观,将会加快新品种的推广进程。"过去,我推翠宝芥蓝用了10年的时间,才取得了全国大范围的种植。"钟伟雄说,现在利用这种模式推出"优阳特"南瓜,相信不出5年,就会取得成效。
 
  打品牌培育消费市场
 
  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品种在市场上的走势,如何把握和揣摩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种子公司培育品牌品种的关键。广良在品种引进和创新方面,一直引领着潮流,这点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如今,广良的做法,不仅仅是为了加快新品种的推广进程,更重要的是通过打造蔬菜品牌,引导消费市场,进而确立品种品牌。
 
  在优阳特生态农场,《农财宝典》记者看到了万紫娃娃茄瓜和"优阳特"南瓜(如图)。据负责农场生产的郭俊杰介绍,这些品种基本处于野生状态,除了浇水和少量施肥,几乎不用喷施农药。结出来的果实品质很好,但产量并不低。比如,万紫娃娃茄瓜,吃法简单多样,茄味浓郁。虽说身形娇小,只有十几厘米长,但收获期长,亩产可达万斤。
 
  "小巧玲珑"也是记者对"优阳特"南瓜最直接的评价。陈本强认为,"小"符合市场消费潮流,现代家庭更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需要小而精的蔬菜品种。通过向消费者直接提供蔬菜产品,能够让消费者切身体会到品种的优良品质。
 
  据悉,"优阳特"南瓜果实重量在一斤左右,在电磁炉高火只需5分钟即可食用,味道砂甜。同时,蒸煮、焖炖也另有一番味道。今年将通过包装成礼品的形式送出。
 
  广良的这种尝试,更多的是来源于对品种的自信。相信不久之后,"优阳特"南瓜将走向百姓餐桌,而品种品牌也深刻在百姓心中。
 

下一篇:明星单品,是资源砸出来的 上一篇:串货对销售的影响与控制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