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中国企业下一轮竞争:专业化
2013-07-05  浏览:278

        对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万元户”、“个体户”的时代;90年代是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的天下;2000年后是国企、央企的天下。不管这样的说法是否科学,我的问题是,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国企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呢?

        的确,看看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确实不同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一类或几类企业的代表。但我觉得这样的总结可能只是从某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从业务形态来看,还可以说中国经历了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出口,到系统化制造业、服务贸易,再到目前方兴未艾的各类基于内需市场的服务业。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从全球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中国仍旧是高速发展的国度。正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一语道破的:“全球经济?你是说中国经济吧?”然而,未来十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专业化程度,而不是个体、外企、央企的角色轮回。这里说的“专业化”是指无论什么所有制形态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在“做精、做优、可信、可依”这样一个新的层次上展开较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接下来的赢家不是国企和民企之争,不是外资和内资之分,而是在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上拉开距离。

        首先,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过去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将逐步浮出水面。从企业层面看,人均产值、人均利润、单店销售额、单店利润、每一元产生的投资回报、每股收益等等精细化指标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资产优化重组、财务优化重组、人才优化重组,将是新的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这一系列的价值创造活动,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专业化的人才团队、专业化的能力、专业化的流程来实现。其实,这个精细化管理的大趋势,早在几年前中国电信的王晓初董事长就认识到了,他差不多是在国内提出精细化管理概念的第一位央企领导人,并将之付诸于中国电信的考核体系中。

        另外,从客户和消费者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专业化运营也是无法回避的。随着出境游的普遍化、留学生的人潮化、国内外商品和服务信息(以及价格信息)的高度网络化和透明化,国人对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客户服务的要求已经和十年前大相径庭。那些曾经靠信息不对称、价格战、野蛮式增长的企业,日子会变得越来越难过;那些讲质量、讲信誉、静下心来做企业的创业者,会最终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蒙牛到双汇,再加上今年5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农夫山泉,已经在向所有的企业宣示,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同样地,像这些年诸如苹果、惠普、百事可乐等曾经令老百姓折服的洋品牌,也无法再继续坐享跨国公司原有的“优越感”。大家必须重新审视今天的中国市场,认真研究中国的80后和90后消费者。这其中,专业化可能成为企业家们一个必须重视的共同课题。

        对企业管理者、创业家来说,我把专业化归纳为“做精、做优、可信、可依”。“做精”就是把你的企业该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做到业内大家尊重和认可,在某些指标上应当是业内最好。在信用卡这个业务上,招商银行在许多指标上多年来是业内最好的。根据网易财经进行的中国信用卡行业调查,招商银行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信用卡发卡行,同时,消费者使用频率最高的信用卡也是招行卡。招商银行也是国内实现盈利最快的发卡行。在市场营销上,马蔚华行长身体力行,每到一个城市出差,他都挤出时间俯下身去和当地的媒体网络沟通,无论是接受采访还是为当地的客户机构演说和讨论,马行长成了招行最好的广告。有业内的朋友说,马行长每年在广告费上至少为招商银行节省了五六亿元。(本期发行时,马蔚华已经卸任——编注)

        “做优”就是能创造过硬的经济效益指标。做精是基础,做优是目标。中国各个行业普遍存在价值链零碎、集中度极低的特点,长期保持高的回报率(无论是ROE还是ROA)和较高的利润增长都有挑战性,在大环境放缓的背景下这个矛盾会更凸显出来。另外,企业要长期做优是不容易的,因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外部因素、突发因素很多,时常不在管理层掌控之中。宝钢的精品钢业务堪称做优、沙钢的大众产品线堪称做优,但在近几年的全球供应链结构不利、中国房地产政策收缩的影响下,保持“做优”变得艰难。同样地,这两年成功在高端餐饮建立起来的净雅集团,2013年伊始中央的“八项规定”、“遏制三公消费”等政策使其销售额损失60%,连原本上市的计划也不得不暂行中止。企业要做优,必须不断保持对环境和竞争的敏感度,像一些企业家总结的那样“成功的企业无时不是如履薄冰”。战略眼光、战略评估、战略调整、战略重组等通常是企业持续做优的重要武器。今天的娃哈哈集团是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尤其在销售额600亿元的规模上,保持产品利润率第一的确是令业界羡慕的“最优指标”。但是,随着经销商层面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娃哈哈赖以生存的“联销体”模式是否可持续开始受到挑战。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宗庆后老总和女儿必须在如何保持“做优”上深入思考。
       “可信、可依”是说企业的专业化运营不只是在生产、营销等外在环节,还需要建立让客户、消费者可以信赖和可以依靠的软性指标上。这些软性指标,比如品牌、公司信誉、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员工忠诚度,通常都不是短时间内快速建立的,它们需要企业持续地投入、持续地卓越表现。接下来的十年,金融服务业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中国企业的运营,资本市场和资本运营变得比过去更加贴近企业的战略发展和运营。近几年,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和信托业务成指数倍增长,但在“可信、可依”的专业化操作上却有许多要补的课。有人说今天中国本土的私募(PE)至少一半是在靠吃LP(有限合伙人、投资人)的管理费生存,有的甚至从开业的第一天就认定赚取投资者管理费是唯一的目的。至于几年后的投资回报在哪里,优质的投资项目如何源源不断获得,成为了次要的考虑因素,这是一件极其危险也是极其不道德的举动。相比国际上成熟的PE诸如KKR和黑石集团等,国内公司必须从根子上建立专业化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在KKR的企业文化中,为了保障审慎投资、注重回报的原则,基金经理们的个人收入必须和投资收益挂钩,在内部称作“youeatwhatyoukill”(你只能吃自己打来的猎物)。类似地,国内的信托业累积管辖资产已达8万亿元,而其中与房地产融资相关的产品占比第一、“银信合作”模式仍旧是主导模式,真正意义上的信托概念演变成商业银行的“通道”角色。潜伏危机一旦爆发,将是对整个行业信誉的打击。我想接下来只有专业化人才、专业化战略布局、专业化操作,才能让更多的信托公司走出“通道”模式,实现更多投资类信托业务、自发研究类的项目驱动信托业务。这不仅能提升信托公司的利润率,还会形成按竞争优势和企业特色定位的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信托公司。

        日本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他的《专业主义》一书里强调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成为国际专业化人才的四大核心能力:远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我想,他更多地是从个体层面来阐述了专业化的内涵,以及对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性。其实,今天强调专业化竞争,国内人才优势已经渐渐形成。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外资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他们开始流向国企和民企;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留学回国人员返回率大幅度提升。根据泛太平洋咨询团队的研究,在近五年中国就业市场持续低弱的情况下,尽管民工和制造业工人招工难,但在白领和金领岗位的用工成本却出现下降。如果把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折算进去,国内白领、金领的职位工资基本停留在2006年的水平。

        “做精、做优、可信、可依”构成企业专业化运营的核心。这里的专业化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单一业务”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一种价值体系。它不是反对企业的多元化策略或多种经营,而是强调在确定要做什么之后,要在如何做上实现专业化。未来中国的十年,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需要在股东、公司、管理层、一线员工多个层面展开和推进。这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专业化将造就一批全新的中国企业。不管它们是民企、国企还是外企,用专业化成就下一轮的发展自然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伟大进步。

下一篇:私下批评有损团队绩效 上一篇:串货对销售的影响与控制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