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激励
如果有人说21世纪最重要的管理手段是激励,我觉得也是不为过的。
有一次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发生在他们公司的事情,他说他们公司有一个团队每天上班像打了鸡血一样,有冲劲,有活力,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奇怪,同样都是在公司,为什么这几个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呢?于是朋友就找了这个团队中的一个人来问,结果发现了一个小秘密,这个小团队的主管曾经在传销窝里呆过几天,在他担任主管之后,他把他在传销窝里学到的激励手段用到了团队中,每一天团队成员上班的时候,他们都会先开一个小会,然后就由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上台分享心得,分享之后大家掌声雷动,而台上的员工更是激动不已,就这样,这个小团队在小范围做着自己激励,从别人眼里获得了深度的尊重和认可,也在每一次的自我激励中获得更好的业绩,于是大家每一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充满了激情。当我听完这个分享之后既觉得怪异又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小小的激励竟然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当然,方式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任何工具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关键是怎么用。
随着现代人的自尊心越来越强,员工对于被认可被鼓励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很多人还秉持着公司给你工资了就是最大的激励了,却没有考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所折射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工资对于员工而言仅仅是能够满足最基础的需求,安全、社会、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生理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就会呈现出来,如果我们不能够用更合适更有效的激励手段员工的积极性也一定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公司的业绩。
至于我们说什么样的激励方式这个当然要因人而异,有人对赞美很敏感,有人对加薪很敏感,有人对升职很敏感,也有的人对别人的关心很敏感,激励的方式要考虑的是个体和场合,不是说任何一种激励方式可以套用到所有人身上。
在一个团队中,能否让团队具有向心力,激励在这里起的作用是很巨大的,而作为主管,带领一个团队,能否齐心合力地去完成公司的目标或者创造更好的业绩,对于团队中每一位员工的激励是很重要的,我们要让员工肯干,自发干,为自己的目标干,而不是被强迫的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发挥每一位员工最大的效能。
4、辅导
在前不久与一位朋友聊天时提到现在存在我们职场中的一种现象,在国内很多企业的主管级是靠着自己的打拼,一步一步走到管理的岗位的,于是在他们的意识里,很容易就有了员工能不能有发展要靠他们自己,我的成功是靠自己,所以我也不会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他们,去指导他们获取更好的工作成效,他们要是真的厉害的话就自己打拼,也像我一样。在说完这种现象时,朋友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他的意思是我们都认为作为管理者对于下属的培养是职责之一,但是事实上却不是所有的主管都这么想的,因己而人的思想让他们不愿意去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与团队共成长。
我们也经常听到的很多主管在接触自己的下属不久就喊出“这人不行”的结论,我其实挺有兴趣想知道我们的主管在这个过程做了什么?如果下属都比我们强,那么主管就不会是你了,如果我们只是努力去发现他的不足,那么你看到的永远都是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果我们永远秉持下属不行我自己干的思想,那么老黄牛的称号永远属于你。
现代的管理学在管理者与团队成员的辅导角色中更倾向于把主管定位为教练,我们都知道成功的教练是把队员教好了,自己享受比赛的快乐。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说的是,作为主管,你有本事就把你的下属教好了,你自己没事干。这句话让我们那些每天忙的找不着东西南北的主管们听了多抓狂啊。因为他们不放心自己的下属,而且总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也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导他们,所以就只好自己像老黄牛那样,累着还扛着,终于有一天受不了,累到了上不了班,这就是典型的老黄牛式的主管级啊。
辅导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通过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自己的团队进行教育批评,把自己成功的经验进行分享,让成功可以复制。一家公司的某主管有一天特别有成就感地跟我说,他所在的团队在他担任主管的四年间,教出了4位主管,而这四个人在初期都被人判定是不行的,但是结果却显示没有人是不行的,欠缺的是引导他们成长的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