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定编号  | 
 品种名称  | 
 选育单位  | 
 适宜区域  | 
| 
 GS02007-1984  | 
 豫麦2号  | 
 河南省宝丰县  | 
 审定通过,适宜在黄淮南片中上等肥力麦田种植  | 
| 
 GS02008-1984  | 
 小偃6号  | 
 西北植物所  | 
 审定通过,适宜在黄淮北片中上等肥力麦田种植  | 
| 
 GS02023-1989  | 
 定西24号  | 
 甘肃省定西地区农科所  | 
 认定通过,适宜在西部干旱地区种植  | 
| 
 GS02005-1989  | 
 鲁麦1号  | 
 山东农业大学  | 
 审定通过,适宜在黄淮南片中上等肥力麦田种植。  | 
| 
 GS02002-1990  | 
 绵阳19号  |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 
 审定通过,适宜在四川西北部、陕西南部、贵州等省区中肥条件地种植。  | 
| 
 GS02004-1990  | 
 晋麦16号  | 
 山西省农科院  | 
 认定通过,适宜在山西中部中肥地区和山西南部及山东旱地条件种植。  | 
| 
 GS02005-1990  | 
 扬麦5号  |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 
 审定通过,适宜在长江下游中肥水平地区种植。  | 
| 
 GS02012-1990  | 
 小偃6号  | 
 西北植物研究所  | 
 认定通过,适宜在陕西关中及黄淮适宜地区种植。  | 
| 
 GS02001-1991  | 
 鄂恩1号  | 
 湖北省鄂西自治州红庙农科所  | 
 审定通过,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种植。  | 
| 
 GS02001-1992  | 
 鲁麦14  | 
 山东省烟台市农科所  | 
 审定通过,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亩产350-450公斤肥力条件种植。  | 
| 
 GS02002-1992  | 
 京411  |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 
 审定通过,适宜在北部冬麦区高肥水条件种植。  | 
| 
 GS02001-1993  | 
 豫麦21号  | 
 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南片中上等肥力水平的早中茬地区种植。  | 
| 
 GS02003-1994  | 
 西峰20号  | 
 甘肃省庆阳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甘肃省陇东旱源肥地和中北部川台地、宁夏彭阳、固原旱作地区种植。  | 
| 
 GS02001-1995  | 
 鲁麦19  |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 
 适宜在山东、山西、陕西等旱而不薄的地区亩产300公斤左右的地块种植。  | 
| 
 GS02002-1995  | 
 陕229  | 
 陕西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关中平原新灌区、旱肥地以及黄淮麦区南片亩产300-400公斤肥力地区种植,在赤霉病高发区不宜种植。  | 
| 
 GS02003-1995  | 
 豫麦18  | 
 河南省豫西农作物品种展示览中心  | 
 1991年已成为该麦区对照种,适宜在豫北中部、皖北、苏北亩产250-500公斤地块中、晚茬种植。  | 
| 
 GS02001-1997  | 
 扬麦158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中高肥水平的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980001  | 
 晋麦47号  |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 
 适宜在山西南部干旱区、陕西渭南北部旱塬中等以上地力水平地区种植。  | 
| 
 国审麦980002  | 
 长武134  | 
 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  | 
 适宜在陕西省咸阳、宝鸡、铜川中北部和延安南部以及甘肃陇东等地种植。  | 
| 
 国审麦980005  | 
 豫麦41  | 
 河南省温县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麦区中、高肥地块种植。  | 
| 
 国审麦980006  | 
 中麦9号  |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 
 适宜在北京等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北片冬麦区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  | 
| 
 国审麦980008  | 
 绵阳26号  |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 
 适宜在西南冬麦区及陕西安康、汉中等麦区种植。  | 
| 
 国审麦980010  | 
 鲁麦15  | 
 山东农业大学  | 
 适宜在山东省中南部和江苏省淮北麦区中肥水平地块种植。  | 
| 
 国审麦980011  | 
 新春6号  | 
 新疆农科院核生所  | 
 适宜在新疆、内蒙古等有水浇条件的春麦区种植。  | 
| 
 国审麦980012  | 
 辽春10号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  | 
 适宜在北京、内蒙古以及东北春麦区种植。  | 
| 
 国审麦980015  | 
 豫麦34号  | 
 河南省郑州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麦区南片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990001  | 
 川农麦1号  | 
 四川农业大学  | 
 适宜在湖北、四川、云南等省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990002  | 
 川育14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990003  | 
 绵阳28  |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云南等省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990004  | 
 鄂麦12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浙江等省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990005  | 
 皖麦19  | 
 安徽省宿县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皖淮北、豫中南部和徐淮地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990006  | 
 皖麦38  | 
 安徽省涡阳县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皖淮北、苏徐淮和豫郑州以南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990007  | 
 石4185  |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冀中南部、鲁中西部和晋中南部高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990008  | 
 京冬8号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河北中北部、北京和天津等省市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00001  | 
 川麦107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00005  | 
 徐州25号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  | 
 适宜在江苏、河南、安徽中高等水肥早茬地种植。  | 
| 
 国审麦20000006  | 
 豫麦49号  | 
 河南省温县祥云镇农技站  | 
 适宜在江苏、河南、安徽、陕西高水肥早茬地种植。  | 
| 
 国审麦20000007  | 
 豫麦51  | 
 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中高水肥晚茬地种植。  | 
| 
 国审麦20000008  | 
 豫麦62  | 
 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河南、安徽、江苏中高水肥早中茬地种植。  | 
| 
 国审麦20000009  | 
 邯5316  |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及新疆阿克苏地区中高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1001  | 
 渝麦7号  | 
 重庆市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四川、河南南部、陕西南部、贵州中西部、重庆及云南冬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的旱地和稻茬麦田种植。  | 
| 
 国审麦2001002  | 
 绵农6号  | 
 西南科技大学  | 
 适宜在四川、河南南部、陕西南部、贵州西部、重庆及云南冬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的旱地和稻茬麦田种植。  | 
| 
 国审麦2001003  | 
 扬麦12号  |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湖北和浙江麦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1004  | 
 淮麦16  | 
 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江苏、河南中部和安徽北部冬麦区中等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1005  | 
 淮麦18  | 
 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河南中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冬麦区中上等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1006  | 
 豫麦58号  | 
 河南省温县种子公司  | 
 适宜在河南中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北部冬麦区中上等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1007  | 
 闫麦8911  | 
 陕西省西安市闫良区武屯农技站、陕西省西安市闫良区种子公司  | 
 适宜在陕西关中、河南中部和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中上等水肥地早茬种植。  | 
| 
 国审麦2001008  | 
 高优503  |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  | 
 适宜在陕西关中、河北中南部和河南豫北冬麦区中上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1009  | 
 中育6号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适宜在河南北部、山东中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冬麦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1010  | 
 邯4589  |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冬麦区中上肥力条件下作为节水型品种种植。  | 
| 
 国审麦2001011  | 
 龙麦26  |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  | 
 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旱作麦区种植。  | 
| 
 国审麦2001012  | 
 龙辐麦10号  |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  | 
 适宜在黑龙江省中部和北部、内蒙古东四盟春麦区种植。  | 
| 
 国审麦2001013  | 
 宁农2号  | 
 宁夏农学院  | 
 适宜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春麦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01  | 
 绵阳30号  |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南部肥力较好且锈病少发、轻发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3002  | 
 绵阳32号  |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地区条锈病轻发地区中上等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03  | 
 川育16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汉中和安康、湖北省襄樊、河南省南阳地区中等肥力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04  | 
 川农10号  | 
 四川农大任正隆课题组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南部肥力较好的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3005  | 
 川麦32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地区中上等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06  | 
 豫麦63号  | 
 河南省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南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地区中高肥水晚茬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07  | 
 豫麦66号  | 
 河南省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和陕西省关中东部高肥水早茬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08  | 
 豫麦69号  |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和陕西省关中地区中高产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09  | 
 新麦13号  |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和陕西省关中地区高肥水早茬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0  | 
 西农220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江苏省北部和陕西省关中地区中高肥水早中茬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1  | 
 石家庄8号  |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中南部和山东省中上等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2  | 
 邯优3475  | 
 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和山东省中上等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3  | 
 邯6172  | 
 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和山东省中上等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4  | 
 济麦19  |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和山东省中上等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5  | 
 泰山21号  | 
 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6  | 
 洛旱2号  | 
 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河南省、河北省、陕西省、山西省和山东省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7  | 
 轮选987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西省高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8  | 
 晋农207  | 
 山西农业大学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中高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19  | 
 长6878  | 
 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旱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20  | 
 克丰8号  | 
 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小麦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中部、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中等肥力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21  | 
 垦九9号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中部、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中等肥力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22  | 
 宁J210  | 
 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内蒙古西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和陕西北部中高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23  | 
 川农16号  | 
 四川农业大学  | 
 适宜在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地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24  | 
 川农17号  | 
 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  | 
 适宜在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地区中上等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25  | 
 扬辐麦2号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江苏省、安徽省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襄樊地区、浙江省等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26  | 
 浙丰2号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浙江省、安徽和江苏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省等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27  | 
 郑麦9023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晚茬种植。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安徽和江苏沿淮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等地种植种植。  | 
| 
 国审麦2003028  | 
 新麦11号  |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3029  | 
 周麦16  |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水肥地早茬麦田种植。  | 
| 
 国审麦2003030  | 
 淮麦20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河南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麦田种植。  | 
| 
 国审麦2003031  | 
 豫麦70  | 
 河南省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3032  | 
 偃展4110  | 
 河南省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中晚茬麦田种植。  | 
| 
 国审麦2003033  | 
 兰考矮早8  | 
 河南省兰考农华种业有限公司  | 
 适宜在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3034  | 
 小偃2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适宜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中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3035  | 
 豫麦57号  |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及陕西关中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3036  | 
 邯6172  |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扩区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安徽北部、河南中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早茬麦田;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和山东省中上等肥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37  | 
 科农9204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南北部、河北和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及新疆南疆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38  | 
 衡95观26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北部高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39  | 
 长6154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河北东南部、陕西渭南地区、甘肃南部旱薄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40  | 
 津农4号  |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天津市、新疆南部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41  | 
 北农9549  |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天津市、北京市高中肥水地麦田种植。  | 
| 
 国审麦2003042  | 
 晋太170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山西中部、宁夏南部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43  | 
 赤麦5号  | 
 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辽宁省、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吉林公主岭市和白城市、河北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44  | 
 沈免96  | 
 沈阳农业大学  | 
 适宜在辽宁省、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吉林公主岭市和白城市、河北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3045  | 
 垦九10号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中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01  | 
 川麦39  |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河南南阳、湖北北部小麦产量中等及偏上水平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4002  | 
 川麦42  |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河南南阳、湖北西北部等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4003  | 
 扬麦15  |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安徽、江苏省淮南地区,河南信阳地区及湖北部分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4004  | 
 皖麦48  | 
 安徽农业大学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南部、安徽淮北、江苏北部高中产肥力水地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4005  | 
 新麦18  | 
 新乡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4006  | 
 中原98-68  | 
 郑州中原种子文化公司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4007  | 
 GS郑麦004  |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4008  | 
 周麦17  |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4009  | 
 郑农16  | 
 河南省郑州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4010  | 
 GS郑麦005  |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4011  | 
 济麦20号  | 
 山东省作物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高中产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12  | 
 济麦21  | 
 山东省作物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西省中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13  | 
 泰山22  | 
 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北部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14  | 
 衡5229  | 
 河北省旱作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15  | 
 长旱58  | 
 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16  | 
 烟农21号  | 
 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17  | 
 京冬12  |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等省市中上等肥力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18  | 
 长4640  | 
 山西谷子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山西中北部、陕西北部及甘肃省平凉和庆阳地区旱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19  | 
 铁春8号  | 
 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河北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20  | 
 丰强7号  | 
 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南部和西北部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21  | 
 长春7号  | 
 长春市农科院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南部和西北部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22  | 
 龙辐麦14  |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辐射育种室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中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中等肥力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23  | 
 巴优1号  | 
 内蒙古临河市巴盟农研所  | 
 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宁夏黄灌区,新疆伊犁、昌吉地区,甘肃酒泉、临夏、白银地区,青海西宁、乐都地区和陕西榆林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4024  | 
 西旱1号  | 
 甘肃农业大学  | 
 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西海固地区、陕西榆林、山西大同、河北坝上、青海大通、西藏日喀则和山南等地海拔1000-3837米、年降雨量300-500毫米的旱地种植。  | 
| 
 国审麦2004025  | 
 四春1号  | 
 吉林省四平市硬红春麦研究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西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 
| 
 国审麦2005001  | 
 川农19  | 
 四川农业大学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种植。  | 
| 
 国审麦2005002  | 
 扬麦17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安徽和江苏的淮南地区、鄂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5003  | 
 郑麦366  | 
 河南省农业科院小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04  | 
 连麦2号  |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05  | 
 西农97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06  | 
 周麦18  |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07  | 
 泛麦5号  | 
 黄泛区农场地神种业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08  | 
 百农AK58  | 
 河南科技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09  | 
 皖麦50号  | 
 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10  | 
 皖麦53号  | 
 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11  | 
 阜麦936  | 
 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12  | 
 濮麦9号  | 
 河南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13  | 
 新麦208  | 
 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14  | 
 秦农142  |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15  | 
 豫农949  | 
 河南农业大学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16  | 
 徐麦29  | 
 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5017  | 
 衡7228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安阳和濮阳市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5018  | 
 河东TX-006  | 
 山西运城河东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5019  | 
 运旱22-33  |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旱地和河南省旱薄地种植。  | 
| 
 国审麦2005020  | 
 辽春17号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南部和西北部、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也适宜在天津市作春麦种植  | 
| 
 国审麦2005021  | 
 哲麦10号  | 
 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也适宜在天津市作春麦种植  | 
| 
 国审麦2005022  | 
 北麦1号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东部麦区、内蒙古东四盟种植。  | 
| 
 国审麦2006001  | 
 内麦9号  | 
 内江市农科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云南中部种植  | 
| 
 国审麦2006002  | 
 绵麦41  | 
 四川绵阳市农科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南部、云南中部种植。  | 
| 
 国审麦2006003  | 
 川麦43  |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种植。  | 
| 
 国审麦2006004  | 
 宁麦13  | 
 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南地区、湖北省的鄂北麦区、河南信阳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6005  | 
 花培5号  | 
 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在高肥力地块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 
| 
 国审麦2006006  | 
 同舟麦916  | 
 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6007  | 
 平安6号  | 
 南阳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6008  | 
 西农971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6009  | 
 郑育麦958  | 
 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6010  | 
 衡观35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6011  | 
 富麦2008  |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在高肥力地块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 
| 
 国审麦2006012  | 
 徐麦856  | 
 江苏省徐州地区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6013  | 
 开麦18  | 
 开封市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在高肥力地块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 
| 
 国审麦2006014  | 
 荔高6号  | 
 陕西兴民种业有限公司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 
| 
 国审麦2006015  | 
 新麦19  | 
 新乡市农科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6016  | 
 良星99  | 
 山东省德州市良星种业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17  | 
 科农199  | 
 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18  | 
 济麦22  |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19  | 
 长6359  | 
 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渭北旱地及河南西北部旱薄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20  | 
 洛旱6号  |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渭北旱肥地及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旱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21  | 
 临旱6号  | 
 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南部、陕西渭北旱肥地及河南西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旱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22  | 
 鲁农116  | 
 山东桓台县绿丰农科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陕西渭北、山东中南部、河南西北部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23  | 
 邯4564  | 
 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24  | 
 长4738  | 
 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水地种植。注意预防冬季冻害。  | 
| 
 国审麦2006025  | 
 晋麦79号  | 
 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陕西北部、山西中部、甘肃陇东地区、宁夏南部旱地种植,也适宜在河南林州的旱地种植。  | 
| 
 国审麦2006026  | 
 赤麦6号  | 
 赤峰市农科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种植。  | 
| 
 国审麦2006027  | 
 丰实麦1号  | 
 丰实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四盟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6028  | 
 克旱20  | 
 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小麦所小麦育种室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四盟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6029  | 
 宁春39号  | 
 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繁所  | 
 适宜在宁夏,甘肃,内蒙古中西部,青海东部和柴达木盆地,新疆库尔勒、伊犁和乌市的水浇地作春麦种植。  | 
| 
 国审麦2006030  | 
 农麦2号  | 
 内蒙农科院作物所  | 
 适宜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中西部、青海东部和柴达木盆地、新疆乌市和塔城的水浇地作春麦种植。  | 
| 
 国审麦2006031  | 
 武春3号  | 
 甘肃省武威市农科所  | 
 适宜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巴盟、青海东部和柴达木盆地、新疆博乐和塔城的水浇地作春麦种植。  | 
| 
 国审麦2006032  | 
 西旱2号  | 
 甘肃农业大学  | 
 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西海固、陕西榆林、西藏日喀则和山南、新疆奇台、河北坝上、内蒙古武川海拔在1000~3837米、年降雨量在250~500毫米的旱地作春麦种植。  | 
| 
 国审麦2007001  | 
 川育20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中西部、贵州中西部、重庆中西部、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云南中部、甘肃南部种植。  | 
| 
 国审麦2007002  | 
 绵麦45  | 
 绵阳市农业科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贵州毕节和遵义地区、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云南中部种植。  | 
| 
 国审麦2007003  | 
 绵杂麦168  | 
 绵阳市农业科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川北山区除外)、重庆、贵州、云南昆明和曲靖地区、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甘肃南部种植。  | 
| 
 国审麦2007004  | 
 镇麦168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7005  | 
 淮麦22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7006  | 
 豫农035  | 
 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7007  | 
 周麦22号  |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7008  | 
 漯麦8号  |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地区中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7009  | 
 皖麦52号  | 
 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7010  | 
 许农5号  | 
 河南省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7011  | 
 淮麦25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7012  | 
 新麦9817  |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地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7013  | 
 周麦21号  |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淮北地区、陕西关中灌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7014  | 
 邯00-7086  |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中高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15  | 
 邢麦4号  |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16  | 
 师栾02-1  | 
 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部和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17  | 
 石麦15号  | 
 石家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18  | 
 洛旱7号  |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旱肥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19  | 
 京冬17  |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中高水肥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20  | 
 轮选5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遵化以外地区、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21  | 
 京冬22  |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遵化以外地区、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22  | 
 京花9号  |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7023  | 
 陇中1号  | 
 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 
 适宜在甘肃兰州和陇东地区、宁夏固原地区、陕西延安地区的旱地冬麦区种植。  | 
| 
 国审麦2007024  | 
 辽春18号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辽宁沈阳和锦州、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及天津的春麦区种植。  | 
| 
 国审麦2007025  | 
 辽春20号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辽宁沈阳、铁岭和锦州,吉林公主岭,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及天津的春麦区种植。  | 
| 
 国审麦2007026  | 
 航麦96号  | 
 辽宁省朝阳市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辽宁沈阳、铁岭和锦州,吉林公主岭,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及天津的春麦区种植。  | 
| 
 国审麦2007027  | 
 北麦6号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 
| 
 国审麦2007028  | 
 克丰13号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 
| 
 国审麦2007029  | 
 泉丰一号  |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泉城小麦育种研究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种植。  | 
| 
 国审麦2007030  | 
 青春39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 
 适宜在青海大通和互助、河北坝上、西藏日喀则、内蒙武川和卓资、甘肃会宁和榆中的旱地作春麦种植。  | 
| 
 国审麦2008001  | 
 内麦836  | 
 西南科技大学  | 
 适宜在四川、贵州中部和西部、重庆东部、云南中部田麦区、甘肃徽成盆地川坝河谷种植。  | 
| 
 国审麦2008002  | 
 西科麦4号  |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贵州、陕南汉中和安康、湖北襄樊、重庆西部、云南中部田麦区、甘肃徽成盆地川坝河谷种植。  | 
| 
 国审麦2008003  | 
 资麦1号  | 
 四川万发种子开发有限公司  | 
 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北部和东部、云南中部和北部、陕南汉中和安康、湖北襄樊、甘肃徽成盆地川坝河谷种植。  | 
| 
 国审麦2008004  | 
 镇麦8号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 
| 
 国审麦2008005  | 
 宁麦15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种植。  | 
| 
 国审麦2008006  | 
 金麦8号  | 
 郑州浏虎种子有限公司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8007  | 
 漯麦9号  | 
 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 
| 
 国审麦2008008  | 
 周麦23号  |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中高肥力地块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8009  | 
 淮麦21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沿淮地区、陕西关中地区中高肥力地块中晚茬种植。  | 
| 
 国审麦2008010  | 
 良星66  | 
 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8011  | 
 邢麦6号  |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8012  | 
 金禾9123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水地种植。  | 
| 
 国审麦2008013  | 
 西农92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陕西渭北、山西运城和晋城、河南西部旱薄地种植(黄矮病高发区慎用)  | 
| 
 国审麦2008014  | 
 运旱20410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陕西渭北、山西南部、河南西部旱薄地种植(黄矮病高发区慎用)  | 
| 
 国审麦2008015  | 
 太10604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宁夏固原地区、山西中部、陕西延安地区旱地种植(黄矮病高发区慎用)  | 
| 
 国审麦2008016  | 
 中麦175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作冬麦种植。  | 
| 
 国审麦2008017  | 
 津春6号  |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 
 适宜在辽宁沈阳、铁岭、锦州,吉林公主岭,内蒙古赤峰和通辽,河北张家口及天津的春麦区种植。  | 
| 
 国审麦2008018  | 
 北麦7号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8019  | 
 北麦3号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  | 
| 
 国审麦2008020  | 
 克旱21号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 
 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