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九茄3号
申 请 者: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育 种 者: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品种来源:是以2个高世代自交系A35-3为母本,以B75-1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从播种到商品果采收104天左右。种子肾形,黄色,千粒重约5.0克。幼苗子叶为绿色,幼苗茎为紫色。株型直立,株高100厘米,生长势强,主茎绿紫色,叶片绿色,心叶带紫晕,叶脉紫色,叶缘缺刻程度中等,花冠浅紫色,始花节位平均7-8节。四门斗开花枝条最大叶长22-24厘米,宽14.5-15.5厘米。嫩果黑紫色,有光泽,长棒形,果脐端圆形,果面光滑无条纹。果萼大小中等,刺少,近果萼下端颜色浅紫色。对茄果纵径22-27厘米,横径4.5-5.0厘米,单果重150-210克。果肉浅绿色,果肉硬度中等,果老熟后褐色。人工接种试验鉴定为中抗黄萎病,田间自然发病调查抗褐纹病(R)。
产量表现:2022-2023年“九茄3号”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546.4千克/公顷,比对照沈茄一号增产11.3%。2023-2024年,“九茄3号”品种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6641千克/公顷,比对照沈茄一号增产10.8%。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一般在3月初播种,种子播前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备用。覆土1-1.2厘米,苗床土用育苗基质,7天左右出苗(50%以上植株幼苗子叶展开)。
3、定植:冷棚4月20日以后,每公顷定植26000株左右,株行距33×100厘米。
4、施肥:整地时,每公顷施有机肥1000公斤及适量微生物菌肥,定植时施入防白粉虱、蓟马药片。随缓苗水滴灌适量养根肥料。门茄长至3-4厘米时开始追肥灌水,每公顷滴灌氮磷钾平衡肥30公斤。以后每隔10-15天,冲施氮磷钾复合肥和中微量元素。生长期适时冲施养根肥料。
5、栽培管理:出苗后及时除草间苗,苗床保持见干见湿为宜,白天温度22-24℃,夜晚15-17℃左右,控水控温,避免幼苗徒长。结果期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晚15-18℃。最好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栽培,忌重、迎茬栽培,应实行3-4年轮作,及时打掉门茄以下侧枝及底叶,利于通风透光。
6、病虫害防治:蓟马,用低毒的触杀、胃毒农药喷雾防治。
7、制种技术:父母本种植比例1:3左右,父本比母本早播7-10天,6月中旬至7月初,选择母本第二、三层花授粉,每株留5-6个杂交果。去除杂株、病弱株。
认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吉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指南-茄子》,通过认定。吉林省各地区保护地均可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