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吉莎9号
申 请 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育 种 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品种来源:吉莎9号是吉林省农科院于2018年从河北圆粒中选取优异株进行秋水仙素诱变,选育低脂肪高淀粉变异株,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油莎豆新品种,参试代号A625。
特征特性: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日期)117天左右,植株丛生,株型分散,叶绿色。株高114 cm,分蘖数21个,百粒重88 g,单株块茎数85个。块茎圆形,着生分散,黄色,鳞片及须根较多。块茎粗蛋白含量4.42%,粗脂肪含量19.18%,粗淀粉含量 26.50%。
产量表现:2023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559.83公斤,比对照品种中莎1号增产15.47%;202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648.0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7.5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648.0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6.49%,202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622.80 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7.38%。
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选择具有排灌条件、地势相对平坦的沙土或沙壤土,土地平整,适于机械化作业,前茬除草剂对油莎豆无药害。
2.整地施肥:整地起垄,播种时,可将底肥一次性施入,每公顷施用复合肥(N:P2O5:K2O=12:18:15)800kg左右,也可施用部分底肥,生育期内以水肥一体化方式分次追施。
3.播种时间及方式:10cm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吉林省一般为5月中下旬;用播种机在垄上播种,播种深度:镇压后3-5cm。
4.种植密度:行距60-65cm,株距10-12cm,单粒播种,1粒/穴,每公顷保苗12-15万株。
5.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可采用化学除草或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宜选用对油莎豆无不良影响的除草剂,如高效氟吡甲禾灵、莠去津和氯氟吡氧乙酸;苗出齐后,铲耥一次;苗期和地下块茎形成期干旱时,可采用喷灌或滴灌方式及时灌溉。
6.收获时期:茎叶变黄,地下块茎中白色块茎占比≤5% 时收获,收获期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吉林省省一般为9月中下旬。
7.收获方式:收获前先将地上部茎叶割掉,晒干,打包离田。使用油莎豆专用收获机收获地下块茎。
认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吉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指南-油莎豆》,通过认定。适宜吉林省中西部具备水浇条件沙壤土地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