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白苦荞2号
申 请 者: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育 种 者: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2013年,从山西收集的苦荞地方群体中选择变异株,后经系统选择而成,品系代号F2013BZ-78。
特征特性:生育期95天左右。植株直立,株高138cm,主茎分枝6.5个,平均主茎节数为19.7节,总状花序,平均单株花序数为284个,花色浅绿色,籽粒锥形,浅褐色,千粒重19.01g,单株粒重12.96g。田间自然发病调查,未见轮纹病、抗霜霉病、立枯病及其他主要病害发生。蛋白质含量11.0%,黄酮含量1.95%。
产量表现:2023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182.9公斤,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7.53%,202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95.3公斤,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7.8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39.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7.7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89.6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6.57%。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播种。
2、密度:一般保苗125万株/公顷,播种量30公斤/公顷。
3、施肥:种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15%)250公斤/公顷。
4、灌水:若播种时土壤墒情不好,需灌保苗水;现蕾和盛花期根据降雨情况适时增减灌水次数。
5、田间管理:及时防除杂草,适时收获。
认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吉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指南-荞麦》,通过认定。适宜吉林省西部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