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7)110001
作物种类:马铃薯
|
品种名称:中薯18号
|
申 请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育 种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品种来源:C91.628 × C93.154
|
特征特性:鲜食中晚熟杂交种。从出苗到收获99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长势强,茎色绿色带褐色,叶色深绿色,花冠紫色,天然结实性少,匍匐茎短,薯块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浅,株高68.5厘米,单株主茎数2.3个,单株结薯数为6.1块,平均单薯重120.5克,商品薯率72.8%。干物质含量23.7%,淀粉含量15.5%,蛋白质含量2.34%,维生素C含量17.3毫克/100克,还原糖含量0.43%,食味品质优良。中感晚疫病,抗PVX、抗PVY病毒病。第1生长周期亩产2297千克,比对照克新1号增产16.6%;第2生长周期亩产2123千克,比对照克新1号增产16.2%。
|
栽培技术要点:1.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应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2.株行距根据当地栽培耕作习惯,每亩种植密度3500~4500株。垄作播深15厘米左右,覆土10厘米。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灌排水,防止因肥水过多而徒长;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4.生长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低温霜冻。5.收获前一个月停止施氮肥,收获前15~20天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
|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北方一季作区春季栽培,广东省粤东、粤西马铃薯产区及云南省冬季栽培。
|
注意事项:不能与茄科作物连作,应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连作会导致病虫害发生加重。特殊气候条件下易造成某些病虫害发生。注意防治晚疫病、青枯病、早疫病、黑痣病、疮痂病、粉痂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等当地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该品种应在微酸性土壤,以pH5.5~6.5为最适宜,但在pH5~8的范围内也能良好生长。北方一作区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7℃后播种,遇到持续低温,会对种薯的发芽和出苗整齐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耕深应在30~35厘米左右。选用授权经销商的合格种薯,播前15~30天催芽,催壮芽,芽长1厘米左右。使用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等。本品种应该适墒播种,播种深度视当地土壤情况而定。合理施肥,以农家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化肥施用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氮磷钾等,实施配方施肥。田间管理中注意适当加厚培土层,生长过程中合理灌溉,生长后期防止沥涝,成熟时及时收获,收获时防止暴晒或日光灼害影响品质。贮藏中温度控制在2~4℃,并要求避光和合理的湿度。本品种不抗/耐除草剂,不得使用对马铃薯有危害的除草剂并应特别注意其它作物上使用除草剂的漂移和残留药害。
|
中薯18号
2017-08-04 浏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