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安农大1216
2016-12-28  浏览:526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皖麦2016027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育种人:安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开麦18/984121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长势较壮。越冬期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春季生长发育稳健,两极分化稍慢。株型紧凑,茎秆弹性较好,较抗倒伏。旗叶短小,斜举,茎秆蜡粉重,株行间透光性较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穗层较整齐,虚尖,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0.0厘米,比对照品种低9.3厘米。亩穗数为46.1万、穗粒数30.4粒、千粒重45.5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60)、中感纹枯病(病指34);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10),感纹枯病(病指48)。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升,粗蛋白(干基)14.96%,湿面筋31.0%,面团稳定时间3.0分钟,吸水率61.3%,硬度指数65.4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9/升,粗蛋白(干基)13.78%,湿面筋30.6 %,面团稳定时间2.6分钟,吸水率60.9%,硬度指数64.9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95.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97%(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3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83%(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33.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8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下一篇:阜麦9号 上一篇:中黄19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