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2008年国审水稻品种
2008-11-11  浏览:3431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1

品种名称:Y两优1号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Y58S×9311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2天,比对照Ⅱ优128长0.1天。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剑叶挺直窄短,二次灌浆明显,每亩有效穗数18.5万穗,株高114.7厘米,穗长23.6厘米,每穗总粒数133.3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6.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56.7%;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0%,长宽比3.0,垩白粒率27%,垩白度3.9%,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0%。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3天。株型紧凑,叶片直挺稍内卷,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株高120.7厘米,穗长26.3厘米,每穗总粒数163.9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6.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9%,长宽比3.2,垩白粒率33%,垩白度4.7%,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9.3千克,比对照Ⅱ优128增产4.01%(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08.4千克,比对照Ⅱ优128增产2.6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3.8千克,比对照Ⅱ优128增产3.32%,增产点比例72.2%。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1千克,比对照Ⅱ优128增产2.97%。

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3%(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73.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2.8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5%,增产点比例76.2%。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2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早播,秧田每亩播种量12~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培育壮秧。2.移栽:适时移栽,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每亩栽插1.5万~2.0万穴、7万~8万基本苗。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每亩栽插1.1万~1.3万穴、基本苗6万~7万苗。3.肥水管理:适宜在中等偏上肥力水平下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在水浆管理上,做到前期浅水,中期轻搁,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断水不宜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时,熟期较迟,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中感白背飞虱,米质较优;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时,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2

品种名称:内香8156

选育单位: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内香5A×内恢2156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3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9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较宽,叶色浓绿,每亩有效穗数16.1万穗,株高113.5厘米,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62.2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9.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42.1%。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2%,长宽比3.1,垩白粒率35%,垩白度6.8%,胶稠度5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13%(不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6.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46%(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80%,增产点比例59.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千克,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以中苗移栽为宜,每亩栽插1.3万~1.5万穴、基本苗达到10万苗左右,栽插方式以宽窄行为宜。3.肥水管理:施肥宜重底肥、早追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忌偏施氮肥,超高产栽培应适当增施磷、钾肥。灌浆黄熟期应特别注意水肥管理,忌断水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中等,中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3

品种名称:深优9734

选育单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

品种来源:深97A×R213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0.1天,比对照Ⅱ优838短4.1天。株型适中,叶片较长,繁茂性中等,长相清秀,每亩有效穗数15.7万穗,株高115.5厘米,穗长26.0厘米,每穗总粒数161.4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9.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抗性频率64.1%;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0%,长宽比2.8,垩白粒率13%,垩白度2.2%,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9%。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上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05%(不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64.9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减产3.7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减产1.87%,增产点比例43.8%。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0.8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2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适当稀播,培育壮秧。2.移栽:适时移栽,栽插密度以20厘米×20厘米或18厘米×25厘米为宜,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8万苗。3.肥水管理:适宜在中等偏上肥力水平下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不可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褐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中等,中抗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较优。适宜在云南、贵州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4

品种名称:温229

选育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嘉早935/浙943//温451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8.4天,比对照浙733长1.1天。株型适中,剑叶挺直,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3.2万穗,株高82.7厘米,穗长19.6厘米,每穗总粒数101.2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6.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6%,长宽比2.9,垩白粒率42%,垩白度2.3%,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中熟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0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3.7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78.2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4.1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4.6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3.96%,增产点比例67.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8.7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5.6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35~40千克,本田每亩用种量4~4.5千克,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培育带蘖壮秧。直播田每亩用种量5~6千克。2.移栽:秧龄25~30天移栽,一般栽插株行距20厘米×16.7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4~5苗,每亩8万~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看苗酌情施穗粒肥。该品种耐肥力中等,每亩需总纯氮量10~12千克,合理搭配磷、钾肥,中等肥力田块每亩可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钾肥10千克。水分管理采取薄露灌溉法,即苗期寸水护苗,分蘖期浅水促蘖,分蘖末期及时搁田,幼穗分化至抽穗期保持薄水灌溉,灌浆至黄熟期湿润交替,防止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5

品种名称:陆两优819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陆18S×华81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7.2天,比对照浙733短0.9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耐肥性中等,每亩有效穗数22.5万穗,株高87.2厘米,穗长19.6厘米,每穗总粒数109.5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6.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抗性频率55%;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5级,白背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0%,长宽比3.4,垩白粒率72%,垩白度8.1%,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4%。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中熟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3.7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9.68%(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12.4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6.5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8.0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8.08%,增产点比例85.3%。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0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4.7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2~2.5千克,采用药剂浸种消毒,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适宜软盘抛秧和小苗带土移栽,一般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旱育小苗3.5~4.0叶移栽,水育小苗4.5叶左右移栽,栽插密度以16.5厘米×20厘米为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或每平方米抛栽28~30粒谷苗。3.肥水管理:需肥水平中等偏上,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的施肥方法。在中等肥力土壤,每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40千克作底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再追施尿素5~7千克,幼穗分化初期每亩施氯化钾5~7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适时搁田控苗,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螟虫、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抗倒性偏弱,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6

品种名称:株两优312

选育单位: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株1S×31-31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8.0天,比对照浙733短0.2天。株型较松散,长势繁茂,较易落粒,穗基部结实率较差,穗层欠整齐,每亩有效穗数22.6万穗,株高86.9厘米,穗长19.0厘米,每穗总粒数116.3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5.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抗性频率80%;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5%,长宽比3.1,垩白粒率77%,垩白度9.4%,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6%。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中熟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6.3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8.08%(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15.3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7.1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5.8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7.61%,增产点比例85.3%。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4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8.5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20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2.5千克,药剂浸种消毒,稀播、匀播,农膜覆盖防寒,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0~25天、叶龄4叶左右移栽,栽插规格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每亩插足8万~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本田每亩施水稻专用复合肥50千克作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化学除草每亩追施尿素7.5~10千克、氯化钾7.5千克促蘖,每亩基本苗达到30万时开始排水轻搁晒田,齐穗后视情况补施壮籽肥。后期干湿交替,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中感白背飞虱,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7

品种名称:金优458

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23A×R458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1天,比对照金优402长0.4天。株型适中,剑叶挺直,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2.7万穗,株高91.3厘米,穗长20.6厘米,每穗总粒数109.3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6.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70%;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8.0%,长宽比3.1,垩白粒率73%,垩白度10.4%,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5.5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40%(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03.3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2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4.4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34%,增产点比例89.3%。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9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3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2千克,药剂浸种消毒,稀播、匀播,农膜覆盖防寒,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0~25天、叶龄4叶左右移栽,栽插规格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每亩插足8万~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本田每亩施水稻专用复合肥50千克作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化学除草每亩追施尿素7.5~10千克、氯化钾7.5千克促蘖,齐穗后视情况补施壮籽肥。前期浅水,每穴苗数达到15苗时排水轻搁控苗,后期干湿交替。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8

品种名称:陵两优268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湘陵628S×华26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2天,比对照金优402长0.3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剑叶短挺,每亩有效穗数22.8万穗,株高87.7厘米,穗长19.0厘米,每穗总粒数104.7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6.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褐飞虱3级,白背飞虱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5%,长宽比3.2,垩白粒率39%,垩白度4.4%,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2.3%。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1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86%(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28.3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7.4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9.7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63%,增产点比例81.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1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8.6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每亩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2~2.5千克,采用药剂浸种消毒,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适宜软盘抛秧和小苗带土移栽,一般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旱育小苗3.5~4.0叶移栽,水育小苗5叶左右移栽。插植密度以16.5厘米×20厘米为佳,每穴栽插2~3粒谷苗,或每平方米抛栽28~30粒谷苗。3.肥水管理:需肥水平较高,应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严格控制氮肥。在中等肥力土壤,每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40千克底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7.5千克,幼穗分化初期每亩施氯化钾7.5~10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科学管水,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每亩总苗数达到30万时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灌浆期以润为主,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09

品种名称:川香8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川香29A×成恢157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9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8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较宽,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5.6万穗,株高120.5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66.7粒,结实率78.3%,千粒重29.1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100%;白叶枯病平均8级,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7%,长宽比3.0,垩白粒率42%,垩白度6.7%,胶稠度4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4.9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55%(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1.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3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3.0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8%,增产点比例76.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2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一般以每亩栽插1.6万~2.0万穴、10万~12万基本苗为宜。3.肥水管理:需肥量中等,一般每亩可施纯氮8~10千克、磷肥25~30千克、钾肥15~20千克。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0

品种名称:Ⅱ优125

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南恢125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2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3天。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株高124.2厘米,穗长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59.3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7.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60%;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6%,长宽比2.3,垩白粒率61%,垩白度10.0%,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7%。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5.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5%(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04.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8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9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61%,增产点比例89.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1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千克左右,大田每亩用种量0.75~1.0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左右移栽,栽插规格20厘米×23~26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每亩插足l.3万穴以上,每亩基本苗达到6万~7万苗。3.肥水管理:大田每亩施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10~15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5:1,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早发,提高分蘖率,50%作基肥,40%作为分蘖肥,10%作穗肥。水分管理上做到深水返青,浅水促蘖,湿润稳长,及时搁田,中后期湿润灌溉,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1

品种名称:内香2128

选育单位:四川应林企业集团种业有限公司、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内香2A×R128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9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2天。株型紧凑,穗层欠整齐,叶片较宽、直挺,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株高118.2厘米,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72.3粒,结实率74.8%,千粒重27.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8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80%;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7%,长宽比3.0,垩白粒率42%,垩白度6.8%,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1.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2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7.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4.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37%,增产点比例85.7%。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千克,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以栽中苗、宽窄行为好,每亩栽插1.3万~1.5万穴,每亩基本苗10万苗左右。3.肥水管理:宜重施底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忌偏施氮肥,超高产栽培每亩过磷酸钙施用量不少于25千克、钾肥施用量不少于15千克。灌浆黄熟期应特别注意水肥管理,忌断水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2

品种名称:新两优6380

选育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3S×D208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4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8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直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5.6万穗,株高124.9厘米,穗长25.4厘米,每穗总粒数168.6粒,结实率86.2%,千粒重28.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40%;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3%,长宽比2.9,垩白粒率47%,垩白度6.2%,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4%。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9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77%(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01.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4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56%,增产点比例93.3%。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9.0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8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稀播足肥,精细管理,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左右移栽,合理密植,一般行距30厘米、株距13厘米,每穴1~2粒谷苗,每亩6万基本苗左右。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亩施纯氮15~20千克,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方法,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期氮肥施用,后期适量施用穗肥。每亩茎蘖数达到18万时及时脱水烤田,施肥水平高、早发的田块应适当提前搁田,采用轻搁田、多次搁田技术,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4.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白叶枯病、褐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病虫害,特别注意稻瘟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3

品种名称:皖稻153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892S×RH003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4.2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0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直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株高115.2厘米,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88.3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3.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60%;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9%,长宽比2.9,垩白粒率34%,垩白度4.7%,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1%。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3.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94%(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99.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54%,增产点比例82.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2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0.75~1.0千克,药剂浸种消毒,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左右移栽,栽插密度20厘米×23.3厘米或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6万~8万苗。3.肥水管理:需肥水平中等偏上,施足基肥和面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穗粒肥。浅水栽秧,适水活棵,干湿交替促分蘖,及时搁田,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稻蓟马、螟虫、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较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4

品种名称:五优308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五丰A×广恢308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2天,比对照金优207长1.7天,遇低温略有包颈。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数19.4万穗,株高99.6厘米,穗长21.7厘米,每穗总粒数157.3粒,结实率73.3%,千粒重23.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85%;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1%,长宽比2.9,垩白粒率6%,垩白度0.8%,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6%,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2.0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9.48%(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497.0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9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4.5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68%,增产点比例80.8%。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1.7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0.2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12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1.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状秧。2.移栽:秧龄20天内或叶龄5.5叶龄移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栽插规格以16.7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为宜,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栽培,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配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水分管理上掌握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露晒田、复水抽穗、后期湿润灌溉的原则。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感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湖北和安徽长江以南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5

品种名称:湘优66

选育单位: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湘菲A×湘恢66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4天,比对照金优207长2.9天,遇低温有轻度包颈。株型适中,叶片较宽长,每亩有效穗数19.8万穗,株高106.4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45.0粒,结实率73.1%,千粒重26.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50%;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2%,长宽比3.5,垩白粒率21%,垩白度2.4%,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7.9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59%(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493.7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2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0.8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89%,增产点比例70.8%。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0.2千克,与对照金优207相同。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适时早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一般栽插密度为16.7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合理施肥,一般氮:磷:钾比例为1:0.5:0.7,每亩施纯氮控制在10千克为宜,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占总施肥量的30%,追肥在插秧后15天内施完。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6

品种名称:新两优106

选育单位:安徽荃银禾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安S×YR10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7天,比对照金优207长2.2天。株型适中,叶片较宽长、直挺,稃尖白色,每亩有效穗数18.5万穗,株高107.4厘米,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37.7粒,结实率74.5%,千粒重29.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80%;白叶枯病平均4级,最高5级;褐飞虱7级;抽穗期遇低温易出现中度包颈,感稻曲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4%,长宽比3.0,垩白粒率12%,垩白度1.5%,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3.3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78%(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02.7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3.5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3.0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63%,增产点比例80.8%。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1.1千克,比对照金优207增产4.1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0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3千克左右,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移栽:30天秧龄以内移栽为宜,每亩栽插密度2万穴以上,每穴栽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施穗肥,每亩氮肥用量以10千克为宜,氮、磷、钾比例为1:0.6:1,磷肥和70%钾肥用作基肥,30%钾肥作保花肥,氮肥按5:2:2:1比例分别作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浅水栽秧,深水活棵,干干湿湿促分蘖,够苗搁田,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湿交替,不可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和安徽长江以南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7

品种名称:东优962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东B11A×先恢96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8.5天,比对照汕优46短0.1天。株型适中,稃尖紫色,遇低温有中度包颈现象,抗倒性中等。每亩有效穗数18.5万穗,株高104.8厘米,穗长21.2厘米,每穗总粒数163.3粒,结实率72.2%,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100%;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6%,长宽比3.3,垩白粒率2%,垩白度0.2%,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5.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3.31%(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490.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0.80%(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7.6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2.03%,增产点比例67.9%。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9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3.6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8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0.75~1.0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掌握在30天内、6~7叶移栽,合理密植,栽插密度16.7厘米×23.3厘米左右,要求每亩栽插1.7万穴以上、基本苗数达到6万~7万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适施农家肥作底肥,早施追肥,一般每亩施纯氮10千克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1,移栽后5~7天内施总肥量的70%促分蘖,插秧后15天内施完其余的30%。水分管理原则上做到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及时搁田,多次轻搁,浅水养胎,保水养花,湿润灌溉,防止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中等,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8

品种名称:准两优893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准S×R893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0.0天,比对照汕优46长1.4天。株型适中,叶片直挺,稃尖白色,遇低温出现包颈,枝梗基部不结实。每亩有效穗数17.9万穗,株高109.8厘米,穗长23.1厘米,每穗总粒数141.3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6.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平均7级,最高9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5%,长宽比3.2,垩白粒率5%,垩白度0.6%,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3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5.25%(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06.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4.1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0.2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4.67%,增产点比例79.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4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8.0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早播,秧田每亩播种量10~15千克,适当稀播,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内移栽,合理密植,栽插密度20厘米×20厘米或16.7厘米×23.3厘米,每亩1.7万穴,每亩栽插5万~8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粒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无机肥适量搭配,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适量有机肥加30千克磷肥作底肥,移栽后一星期内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幼穗分化期每亩尿素2.5千克、氯化钾5~7千克混合施用,抽穗期酌情补施氮肥和钾肥或喷施叶面肥。后期干湿交替灌溉,不可断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19

品种名称:先农18号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中9A×先恢268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8.3天,比对照汕优46长0.4天。株型适中,叶片宽长、易披,抗倒性偏弱,分蘖力不强,每亩有效穗数16.3万穗,株高115.6厘米,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62.1粒,结实率75.3%,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80%;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9%,长宽比3.5,垩白粒率2%,垩白度0.1%,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0.9千克,比对照汕优46减产3.21%(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47.9千克,比对照汕优46减产4.9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4.4千克,比对照汕优46减产4.08%,增产点比例32.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7.5千克,比对照汕优46减产1.3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12.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千克,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30天、6.5~7叶移栽,株行距16.5厘米×16.5厘米,每亩栽插1.8万~2万穴,每穴2粒谷苗,每亩8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每亩用25%三元复合肥40千克作底肥、氯化钾10千克加尿素5千克作追肥,忌氮肥过量。科学管水,浅水分蘖,足苗晒田,孕穗至齐穗浅水,齐穗后干湿交替壮籽。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一般,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抗倒性偏弱,米质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0

品种名称:天优华占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天丰A×华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2天,比对照汕优46短0.3天。株型紧凑,茎秆较粗,叶片直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9万穗,株高101.3厘米,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55.1粒,结实率76.8%,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100%;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9%,长宽比3.4,垩白粒率3%,垩白度0.3%,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3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8.50%(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36.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2.1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0.32%,增产点比例96.7%。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1.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7.1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0.7~0.9千克,适当稀播,适施秧田肥,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5~30天移栽,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2万~1.5万穴,行株距20厘米×20厘米~26.7厘米。3.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早施追肥,一般每亩施复合肥13~18千克作底肥、尿素13~15千克与氯化钾5~8千克混合作追肥,穗粒肥依苗情适施或不施。后期忌断水过早,应实行间隙灌溉或湿润灌溉,利于籽粒灌浆饱满。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1

品种名称:秀水09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浙江省、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8.4天,比对照秀水63长0.8天。株型紧凑,叶片短小直挺,长相清秀,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3万穗,株高92.5厘米,穗长15.9厘米,每穗总粒数127.1粒,结实率89.0%,千粒重25.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100%;白叶枯病平均2级,最高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5.2%,长宽比1.8,垩白粒率4%,垩白度0.2%,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1.7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98%(不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62.9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3.2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3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2.62%,增产点比例67.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7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1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2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3千克,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内移栽,合理密植,栽插规格可采用20厘米×16.7厘米或23.3厘米×13.3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作直播稻每亩用种量3千克,要求催短芽播种。3.肥水管理:根据当地生产习惯科学施肥。水浆管理上,一是当每亩苗数达25万苗时及时分次搁烤田,二是齐穗后干湿交替。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灰飞虱、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蚜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中等,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2

品种名称:嘉优2号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长兴县种子公司、浙江省海盐县种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诸暨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嘉60A×嘉恢30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6.2天,比对照秀水63短1.2天。株型适中,叶片直挺,每亩有效穗数15.7万穗,株高109.7厘米,穗长18.1厘米,每穗总粒数183.6粒,结实率87.9%,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100%;白叶枯病平均2级,最高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6.3%,长宽比1.7,垩白粒率14%,垩白度1.9%,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8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7.07%(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81.1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5.1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2.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96%,增产点比例95.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2.4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3.6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药剂浸种消毒,稀播,做好秧田病虫害防治,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掌握在30天左右移栽,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万穴,每穴栽插2~3粒谷苗,每亩3万~5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施足有机肥,每亩总肥量折尿素25~30千克,并配施磷、钾肥,施肥方法做到重前控后,减少后期氮肥用量。水浆管理上,中后期应干湿交替,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灰飞虱、条纹叶枯病、褐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的条纹叶枯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3

品种名称:甬优9号

选育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2号A×K306093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7天,比对照秀水63长5.3天。株型适中、偏籼,穗、粒偏粳,长势繁茂,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6.8万穗,株高118.7厘米,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200.4粒,结实率77.6%,千粒重25.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抗性频率55%;白叶枯病平均4级,最高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2.7%,长宽比2.6,垩白粒率12%,垩白度1.4%,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8.1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20.70%(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98.2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8.5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1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9.66%,增产点比例95.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7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1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6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0.6千克,药剂浸种消毒,做好秧田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0~22天移栽,栽插密度26.7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大田每亩施纯氮13~15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6:1,基、蘖、穗肥比例氮肥为4:4:2、钾肥为2:4:4,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分蘖肥在移栽后10天及20天各施一次,穗肥在剑叶全展期施入。采用好气灌溉法,移栽后7天及14天各排水搁田一次,有效分蘖终止期搁田,孕穗至抽穗期薄水养胎,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稻飞虱、螟虫、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较迟,产量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优。适宜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4

品种名称:甬优11号

选育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2号A×K316211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2天,比对照秀水63长5.7天。株型紧凑,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叶片窄长直挺内卷,每亩有效穗数14.4万穗,株高126.8厘米,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257.3粒,结实率76.8%,千粒重24.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7级,穗瘟损失率最高5级,抗性频率55%;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2.8%,长宽比2.2,垩白粒率18%,垩白度1.9%,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7%。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3.2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21.63%(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93.8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7.6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19.73%,增产点比例10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6.0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9.20%。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6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0.6千克,药剂浸种消毒,做好秧田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0~22天移栽,栽插密度26.7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3.肥水管理:大田每亩施纯氮14~16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6:1,基、蘖、穗肥比例氮肥为4:4:2、钾肥为2:4:4,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分蘖肥在移栽后10天及20天各施一次,穗肥在剑叶全展期施入。采用好气灌溉法,移栽后7天及14天各排水搁田一次,有效分蘖终止期搁田,孕穗至抽穗期薄水养胎,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稻飞虱、螟虫、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较迟,产量高,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较优。适宜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南部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5

品种名称:春优58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12A×CH58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0.0天,比对照秀水63长2.6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株高122.4厘米,穗长20.6厘米,每穗总粒数225.2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3.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80%;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4.2%,长宽比2.2,垩白粒率13%,垩白度1.6%,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3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20.37%(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14.4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21.7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5.3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21.03%,增产点比例10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7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20.2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一般秧田每亩播种量6~9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0.8~1.2千克,足肥稀播,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掌握在25天左右移栽,合理密植,行株距可采用20厘米×23.3厘米或20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施肥技术上应采取“保足穗、攻大穗、促粒重、提高结实率”的策略,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每亩纯氮总用量掌握在15千克左右,并注意磷钾肥的配合使用,氮、磷、钾比例掌握在1:0.5:1。在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干湿交替,灌水孕穗,薄水扬花,活水养稻。4.病虫防治:秧田期重点防治稻蓟马,大田生长期间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南部、安徽南部的稻瘟病、条纹叶枯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6

品种名称:常优4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武运粳7号A×CR-25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7.4天,与对照秀水63相同。株型适中,叶片直挺,每亩有效穗数17.1万穗,株高109.5厘米,穗长18.8厘米,每穗总粒数175.6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5.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10%;白叶枯病平均2级,最高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5.8%,长宽比1.8,垩白粒率9%,垩白度0.7%,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7.93%(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34.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5.9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5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6.96%,增产点比例75.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8千克,比对照秀水63增产7.3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2.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25千克,播前药剂浸种消毒,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28~30天移栽,合理密植,行株距为26.6厘米×14~16.7厘米,每亩栽插1.5万~1.8万穴,每穴栽插1~2粒谷苗;3.肥水管理: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大田每亩总用纯氮15千克左右,配施一定比例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以1:0.4:0.6为宜,氮肥应在移栽后一个月内结束施用,具体施用方法:基面肥每亩施高浓度复合肥25千克、碳铵25千克,促蘖肥每亩施尿素12.5千克,保蘖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移栽后一个月左右每亩可补施氯化钾7.5千克。适时搁田,坚持轻搁田、分次搁田,抽穗期保持浅水层,后期保持田间湿润,收获前一周断水。4.病虫防治:重点是秧田期注意及时防治灰飞虱,大田期注意及时防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纵卷叶螟,褐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南部、湖北南部、安徽南部的稻瘟病、条纹叶枯病轻发的晚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7

品种名称:6优160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6A×R16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6.1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3.1天。株高127.2厘米,穗长21.9厘米,每穗总粒数212粒,结实率74.9%,千粒重23.4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4级,穗颈瘟发病率3级,穗颈瘟损失率1级,综合抗性指数2.2。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9%,垩白粒率24.5%,垩白度3.0%,直链淀粉含量15.1%,胶稠度84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8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4.4%(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51.2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9.6%(极显著),比对照9优418增产6.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2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7%,增产点比例93.8%。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2.2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4.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前用浸种灵、菌虫清或其它有效药剂浸泡,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要施足基肥,控制播种量,培育带蘖壮秧,秧田用种量约为常规品种的1/2。2.移栽:秧龄在35天左右移栽,秧龄宜短不宜长,行株距26.7厘米×13.3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注意干湿交替,确保有效穗18万穗以上。4.病虫防治:注意对稻曲病防治,其它病虫草害同一般常规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

品种名称:新稻18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6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2.6天。株高106.6厘米,穗长15.5厘米,每穗总粒数138.3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5.6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2级,穗颈瘟发病率3级,穗颈瘟损失率3级,综合抗性指数2.8。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1%,垩白粒率38%,垩白度3.7%,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82毫米。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3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3.5%(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40.4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7.6%(极显著),比对照9优418增产4.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4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5.6%,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9.2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2.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一般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亩播量30千克左右,秧龄30~40天。2.移栽:6月中旬移栽,一般中上等肥力田块,栽插株行距13.3厘米×30厘米,每穴栽插3~4粒谷苗;高肥力田块株行距可增大至13.3厘米×33厘米,每穴栽插2~3粒谷苗,做到浅插、匀栽。3.肥水管理:本田总施氮量控制在每亩15千克左右,一般基肥占50%~60%,分蘖肥占30%,穗肥占10%~20%。分蘖肥宜早施、重施,适当增施钾、锌肥,穗肥看苗酌施,高肥条件下注意防倒。水浆管理上做到:薄水栽秧,前期浅水促苗,中期湿润稳长,够苗适当搁田,孕穗期小水勤灌,灌浆成熟期浅水湿润交替,成熟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重点做好二化螟、稻稻纵卷叶螟以及纹枯病等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9

品种名称:泗稻12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品种来源:盐99-1/泗稻69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5.6天,较对照豫粳6号晚熟2.6天。株高104.4厘米,穗长16.8厘米,每穗总粒数138.5粒,结实率85.1%,千粒重25.3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3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穗颈瘟损失率5级,综合抗性指数4.6。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2%,垩白粒率31%,垩白度3.4%,直链淀粉含量17%,胶稠度83毫米。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6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7.1%(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35.8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6.8%(极显著),比对照9优418增产3.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2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9%,增产点比例93.8%。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1.1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2.7%。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亩大田用种量3~4千克。2.移栽:秧龄30~35天移栽,行株距23厘米×13厘米,确保每亩达2万穴,每穴3~4苗,基本苗保证在7万左右。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8千克左右,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以6:4为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返青肥栽插后5天后施入,穗肥以促花肥为主,促保兼顾。水浆管理做到: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深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成熟前5~7天断水。4.病虫防治:秧田注意防治稻蓟马、灰飞虱,大田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陕西关中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0

品种名称:圣稻15

选育单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镇稻88/圣稻30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5.1天,较对照豫粳6号晚熟2.1天。株高104.2厘米,分蘖力一般,穗长16.9厘米,每穗总粒数150.3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6.9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2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穗颈瘟损失率5级,综合抗性指数4.4。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3%,垩白粒率49%,垩白度3.9%,直链淀粉含量17.2%,胶稠度83毫米。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5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5.6%(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09.2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9%(极显著),比对照9优418减产0.4%(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9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8.7%,增产点比例81.3%。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6.6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一般5月上旬播种,严格浸种消毒,亩播量30千克。2.移栽:秧龄30~35天移栽,行株距23厘米×13厘米,确保每亩达2万穴,每穴4~5苗。3.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平衡施肥,亩施二铵15~20千克作基肥或面肥,钾肥10千克于插秧后15天左右施入,前期重施分蘖肥促苗早发,尿素总量控制在40千克内。水浆管理做到:薄水栽秧、深水护苗,浅水分蘖、够苗晾田、烤田,浅水孕穗扬花,乳熟期后应干湿交替,成熟前5~7天断水。4.病虫防治:加强对稻瘟病、稻纵卷叶螟、飞虱等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陕西关中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1

品种名称:中花18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皮泰/IR36//中系8215/DV8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69.7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2.3天。株高114.5厘米,穗长18.9厘米,每穗总粒数119.4粒,结实率88.9%,千粒重25.6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8%,垩白粒率10%,垩白度0.7%,直链淀粉含量16.8%,胶稠度82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8.1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4.6%(极显著);2006续试,平均亩产505.3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0.4%(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2.7%,增产点比例63.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7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移栽:秧龄45天左右移栽,栽插规格为26.7厘米×10厘米左右,每穴1~3苗。3.肥水管理:一般亩施肥总量为纯氮12 千克、五氧化二磷6 千克,配合施用钾、锌肥。水浆管理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齐穗后10天干干湿湿,收获前7天左右停水。4.病虫防治:稻穗破口期注意防治稻曲病,抽穗期预防一次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中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2

品种名称:5优190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5A×R19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9.6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10天。株高130.7厘米,穗长21厘米,每穗总粒数211.8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4.1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2级,穗颈瘟发病率1级,穗颈瘟损失率1级,综合抗性指数1.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4%,垩白粒率25%,垩白度2.9%,直链淀粉含量15.1%,胶稠度85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8.7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40.8%(极显著);2007续试,平均亩产697.4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38.7%(极显著),较对照津原45增产18.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2.5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39.7%,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4.6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30.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用种量约为常规种的1/2。2.移栽:秧龄35天进行移栽,行株距30厘米×13.3厘米,每穴2~3粒谷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锌肥配合使用,注意干湿交替,确保有效穗在18万左右。4.病虫防治:注意对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其它病虫草害防治同一般常规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晚熟,产量高,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3

品种名称:津糯1号

选育单位:天津市原种场

品种来源:月之光/中作321//辽盐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糯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5.2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5.4天。株高108.4厘米,穗长18.7厘米,每穗总粒数123.8粒,结实率93.9%,千粒重25.4克。抗性:苗瘟2级,叶瘟5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穗颈瘟损失率1级,综合抗性指数2.6。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5%,直链淀粉含量1.4%,胶稠度100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糯稻标准。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7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7.2%(极显著);2007续试,平均亩产595.6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8.5%(极显著),较对照津原45增产1%(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9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7.9%,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5.3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22.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移栽:秧龄45天插秧,行株距30厘米×16.6厘米。3.肥水管理:中等地力需施纯氮16.5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配合施用钾、锌肥。氮肥以前促为主,力争早分蘖,早发快长。插秧后至分蘖期一般上水6~10厘米,分蘖末期依据苗情晒田5~7天,孕穗期至齐穗期不能缺水,灌浆后期间歇灌溉,收割前7天左右停水。4病虫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胡麻斑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4

品种名称:京糯11

选育单位: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稻21///中作92-101//H602/H65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糯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2.3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2.7天。株高118.8厘米,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130.2粒,结实率93.9%,千粒重24.6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5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穗颈瘟损失率2级,综合抗性指数3.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5%,直链淀粉含量1.4%,胶稠度100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糯稻标准。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4.3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4.1%(极显著);2007续试,平均亩产587.6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6.9%(极显著),较对照津原45减产0.4%(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6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5.6%,增产点比例90.9%。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千克,较对照中作93增产20.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要求稀播育壮苗。2.移栽:秧龄35天左右插秧,行株距30厘米×15厘米,每穴2~3苗。3.肥水管理:高肥田块要注意防倒,田间管理前期掌握平稳促进原则,在每亩基本苗数达到19万~20万即可控制灌水,最高茎蘖数不超过每亩27万,到减数分裂期前,应回水,看苗情酌量施穗肥。4.病虫防治:注意对稻瘟病和二化螟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5

品种名称:垦稻2016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粳14号/意大利4号//春4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4.1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4.5天。株高130.7厘米,穗长20厘米,每穗总粒数194.2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6.5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3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穗颈瘟损失率2级,综合抗性指数3.1。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7%,垩白粒率32%,垩白度2.6%,直链淀粉含量16.8%,胶稠度81毫米。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6.5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0.6%(极显著);2007续试,平均亩产588.1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7%(极显著),较对照津原45减产0.3%(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3.7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14.1%,增产点比例90.9%。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6千克,较对照中作93增产21.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亩播量在200千克为宜。2.移栽:秧龄35~40天左右插秧,行距30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4~5苗。3.肥水管理:施肥前重后轻,全生育期亩施纯氮量17千克左右,底肥、蘖肥、穗粒肥,比例以4:4:2为宜。水层管理:除插秧、分蘖、孕穗三个时期保持水层外,其他湿湿干干即可。4.病虫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大田7月初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6

品种名称:5优280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5A×R28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辽宁南部、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61.2天,较对照金珠1号晚熟2.1天。株高109.6厘米,穗长18.8厘米,每穗总粒数185.7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4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穗颈瘟损失率3级,综合抗性指数3.6。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5%,垩白粒率30%,垩白度4.4%,直链淀粉含量15.1%,胶稠度83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中早粳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5千克,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7.2%(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47.4千克,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4.8%(显著),比对照辽星9号增产11.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8千克,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0.2%,增产点比例84.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0.1千克,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辽宁南部、京津地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秧田用种量约为常规种的1/2。2.移栽:秧龄35天左右移栽,行株距26.6厘米×13.3厘米,每穴2粒谷苗,确保有效穗在18万左右。3.肥水管理:氮、磷、钾、锌肥配合使用,注意干湿交替。4.病虫防治: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其它病虫草害防治同一般常规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7

品种名称:锦稻201

选育单位: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盐丰47/丰锦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辽宁南部、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7.5天,比对照金珠1号早熟1.6天。株高92.9厘米,穗长16.2厘米,每穗总粒数126.6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6.3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穗颈瘟损失率3级,综合抗性指数3.7。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9%,垩白粒率33%,垩白度4.0%,直链淀粉含量14.9%,胶稠度84毫米。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中早粳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5.9千克,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4.6%(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45.1千克,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4.4%(显著),比对照辽星9号增产11.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9千克,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8.8%,增产点比例84.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6.5千克,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0.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辽宁南部、京津地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播种前做好晒种与消毒,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移栽:秧龄35天左右移栽,行株距30厘米×16.6~20厘米,每穴3~4粒谷苗。3.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2~16千克,遵循“前促、中控、后保”原则,氮、磷、钾肥合理搭配,配合施用各种微肥。水浆管理要坚持深、浅、干相结合,后期要间歇灌溉,收割前10~15天断水,以确保活秆收割。4.病虫防治:注意对稻瘟病、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辽宁省南部、新疆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8

品种名称:吉粳806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辽粳294/吉丰2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8天,比对照秋光晚熟0.7天。株高99.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37万,穗长14.3厘米,每穗总粒数90.6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3.4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3级,穗颈瘟发病率3级,穗颈瘟损失率1级,综合抗性指数2.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垩白粒率13%,垩白度1.3%,直链淀粉含量16.9%,胶稠度76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中早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1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8.3%(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704.7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2.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2.9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5.6%,增产点比例8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7.8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3.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晚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秋光同期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催芽种子350克。2.移栽:秧龄40天左右插秧,行株距30厘米×16.5厘米,每穴插秧3~4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10~12千克,底肥:分蘖肥:补肥:穗肥按3:4:2:1的比例施用;纯磷6~7千克,全部作底肥施入;纯钾6~8千克,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4.病虫防治: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河北北部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39

品种名称:沈稻11

选育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越富/沈农871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6.9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10天。株高101.3厘米,穗长17.8厘米,每穗总粒数90.4粒,结实率88.6%,千粒重24.0克。抗性:苗瘟6级,叶瘟6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6。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8%,垩白粒率10%,垩白度0.7%,直链淀粉含量17.4%,胶稠度78.5 mm,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中早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7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减产3.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15.6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减产1.6%(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7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减产2.6%,增产点比例5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5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减产7.6%。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早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吉玉粳同期播种。普通旱育苗每平方米150~200克,盘育每盘60~80克。2.移栽:行距33~40厘米,穴距15~20厘米,平均每穴3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7~10千克,五氧化二磷2~3千克,氧化钾3~4千克,配合施用农家肥效果好。浅水插秧,浅湿分蘖,够苗晾田,浅水养胎,浅湿抽穗,寸水开花,湿润壮粒。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和二化螟,适时防治其他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偏晚,产量中等,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省东北部、宁夏区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区赤峰、通辽南部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40

品种名称:九稻63

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吉8945/Jefferson//九稻22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0.8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4.2天。株高101厘米,穗长16.7厘米,每穗总粒数94.5粒,结实率85.1%,千粒重26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4级,穗颈瘟发病率3级,穗颈瘟损失率3级,综合抗性指数3.4。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7%,垩白粒率12%,垩白度1.0%,直链淀粉含量18%,胶稠度78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中早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0.2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5.6%(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46.9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0.8%(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3.2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3%,增产点比例73.7%。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5.6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3.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早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吉玉粳同期播种。盘育苗每盘60克芽种,旱育苗每平方米播200克芽种。2.移栽:秧龄40天左右插秧,行株距30厘米×20厘米为宜,每穴3~5苗。3.肥水管理:一般每亩施纯氮量10千克左右,纯钾量5千克左右,纯磷量5千克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 ,1/3作穗肥施入;氮肥按底肥、蘖肥、穗肥比例6:3:1的比例施入。水浆管理以浅水层为主,抽穗后间歇灌溉。4.病虫防治:生育期间结合长势与天气情况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省东北部、宁夏区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区赤峰、通辽南部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41

品种名称:屉优267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屉锦A×R26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旱稻。在黄淮海地区作麦茬旱稻种植,全生育期119天,比对照旱稻277晚熟3天。株高100.4厘米,穗长19.1厘米,每穗总粒数110.3粒,结实率75.0%,千粒重23.9克。抗性:叶瘟3级,穗颈瘟3级;抗旱性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8%,垩白粒率22%,垩白度1.9%,直链淀粉含量15.5%,胶稠度80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345.5千克,比对照旱稻277增产20.0%(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324.2千克,比对照旱稻277增产14.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4.9千克,比对照旱稻277增产17.4%,增产点比例9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313.1千克,比对照旱稻277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晾晒、选种、消毒、拌药等,以防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2.播种:黄淮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播前田块翻耕整平,条播行距23~30厘米,播深2~3厘米,每亩播量控制在5.0~7.5千克。3. 除草:播种后至出苗前,每亩可用60%丁草胺0.25千克和农思它0.25千克混合兑水喷雾,进行“土壤封闭”,苗后用快杀稗50克或敌稗0.5千克进行“茎叶处理”。再结合人工铲除,可防住草荒。4.肥水管理:结合整地亩施农肥1000千克,随种施口肥二铵1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硫铵15千克,还可施少量的微肥。拨节期、孕穗至抽穗期视苗酌情分别追施硫铵10千克左右。播种前有条件的可在整地后灌1次底水,以保证墒情。苗出齐后视情况酌情补水。在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补水。5.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粘虫、地下害虫以及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产量高,抗旱性极强,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的黄淮流域和陕西省汉中稻区作夏播旱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42

品种名称:郑旱9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IRAT109/越富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在黄淮海地区作麦茬旱稻种植全生育期119天,比对照旱稻277晚熟3天。株高108.1厘米,穗长18.1厘米,每穗总粒数91.3粒,结实率77.7%,千粒重32.9克。抗性:叶瘟5级,穗颈瘟3级;抗旱性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6.6%,垩白粒率62%,垩白度5.1%,直链淀粉含量13.8%,胶稠度85毫米。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307千克,比对照旱稻277增产6.6%(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339.6千克,比对照旱稻277增产20.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3.3千克,比对照旱稻277增产13.3%,增产点比例9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344千克,比对照旱稻277增产14.6%。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前前可实施种子包衣或撒毒土防治地下害虫。2.播种:黄淮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播前田块翻耕整平,条播行距25厘米,每亩播种量6~7千克,播深2厘米,足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3. 除草:播后至出苗前用60%丁草胺100毫升+25%农思它150毫升,兑水60~75千克进行土壤封闭;4叶期后出现杂草,用20%敌稗乳油500毫升加60%丁草胺100毫升,兑水60~75千克进行茎叶处理。4.肥水管理:重视氮、磷、钾以及硅、锌全量基肥的施用;五叶期结合灌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尿素10千克;两周后每亩追尿素10千克作孕穗肥;拔节前酌情追施3~5千克尿素作穗粒肥。保证关键生育时期的灌溉。5.病虫防治:分蘖期和抽穗期喷施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并注意稻飞虱防治;破口、齐穗期喷施三环唑,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产量高,抗旱性强,中抗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的黄淮流域稻区作夏播旱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43

品种名称:阳光200

选育单位:山东郯城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淮稻6号系选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2天,比对照豫粳6号早熟4天。株高99.4厘米,穗长16.6厘米,每穗总粒数131.3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6.6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4级,穗颈瘟5级,综合抗性指数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2.9%,垩白粒率33%,垩白度3.4%,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4.4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4.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03.1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6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8%,增产点比例94.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8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黄淮麦茬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选用高效杀菌剂浸种2~3天,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2.移栽:一般行株距25厘米×14厘米,每穴2粒谷苗即可。3.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补施微肥。追肥上应早施促蘖肥,轻施保蘖肥,增施促花复合肥,酌施保花肥,喷施谷粒肥。在水层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足水孕穗,浅水扬花,湿润壮籽,黄熟落干。4.病虫防治: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防病治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河南省沿黄、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淮北、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44

品种名称:津稻9618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朝之光系选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2.3天,与对照中作93相当。株高97.2厘米,穗长19.7厘米,每穗总粒数102粒,结实率93.8%,千粒重25.9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性状:整精米率68.1%,垩白粒率8.5%,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83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京、津、唐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1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3.2%(极显著);2005续试,平均亩产575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7.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0.6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5.4%,增产点比例83.3%。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6.2千克,比对照中作93增产28.5%。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京、津、唐一季春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适时播种,播种前用菌虫清(或浸种灵)浸种6~7天,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每亩播种量控制在75千克以内。2.移栽:秧龄45天左右,株行距13.3厘米×30厘米,每穴3~4苗。3.肥水管理:氮、磷、钾、锌配合使用,中等地力每亩用尿素37.5千克,磷酸二铵1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硫酸锌1.25千克。插秧期大水护苗,分蘖期浅水分蘖,分蘖末期适当晒田,齐穗后间歇灌溉。4.病虫防治:注意对水稻象甲、二化螟及胡麻叶斑病的防治,其它病虫草害防治同一般品种。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45

品种名称:富优135

选育单位(人):杨振玉,谢永贵,罗治华,杨纪晖

品种来源:富A×C13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3.6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5.9天。植株较高,株高106.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9.5万,穗长19.4厘米,每穗总粒数125.5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6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0级,穗颈瘟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垩白粒率27.5%,垩白度4%,胶稠度80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中早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9.8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1%(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733.7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1.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1.8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7.9%,增产点比例83.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4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早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吉玉粳同期播种。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苗床干籽150克。2.移栽:辽宁北部、吉林等地一般行株距为26.6厘米×16.6厘米,每亩1.5万穴,每穴2~3粒谷苗,宁夏等地一般行株距为20厘米×15厘米,每亩2.2万穴,每穴2~3粒谷苗。3.肥水管理:采用“前促、中控、后稳”原则,每亩施纯氮9.5千克,五氧化二磷25千克,氧化钾25千克,锌肥3千克,根据苗情施用氮肥,防止后期倒伏。带水插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间歇灌溉,适时落黄。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省东北部、宁夏区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区赤峰、通辽南部、甘肃省中北部及河西地区种植。

下一篇: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公告(总第55期) 上一篇:中黄19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