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春播优质种 秋收致富米(图)
2011-08-29  浏览:558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农村报

特约通讯员 李建明 文/图

  秋收时节,东兴大地稻谷飘香,放眼望去处处金浪翻涌。8月23日,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三县村一组村民夏成书捧出一捧富硒稻新米,惬意地任凭米粒在指间流淌,灿烂的笑容定格了今年丰收的喜悦。

  争播好品种 收益丰

  夏成书家住清流河畔,这里是水稻生长的好地方,水稻常年亩产保持在500公斤以上。今年春耕季节,石子镇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 “选种会”,10多个不同类别的优质粮油品种让村民们大开眼界,好的品种农民都争着种。“选种会”上,红早一号因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而备受村民推崇。

  “每样种一点,便于对比试验。”夏成书家有10亩地,他精选了内香8518、糯优2号、红早一号三个品种,其中,红早一号就种了4.5亩。“红早一号产大米有一层红皮,乡亲们都称它为红米。这种红米细长,吃起来比普通米更有?性,口味好得多。”夏成书说。

  前两天,夏成书把试种的4.5亩红早一号全部晒干,过秤一称,总重量为1431公斤,亩产318公斤。试验虽成功了,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产量。石子镇副镇长邱成东认为,由于没有大胆用种,每亩稻田至少少栽了3000株秧苗,产量自然上不去。

  尽管这样,夏成书和当地村民种植的红早一号新米还是备受欢迎,行情好时批发价每斤可卖到3元-4元。夏成书算了一笔帐,富硒稻的出米率可以达到72%,价格高,比普通米要高1元-2元,虽然今年产量不高,但收益却没有减少。

  顺河镇黄连坪村谭昌林今年选的两个新品种都获得成功。他的妻子王启英说:“今年农业专家来得勤,施肥,打药,每一样都要配一个"方",我们照方"抓药"。”优选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注重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让谭昌林选的优质稻‖优602亩产达到820多公斤,内5优317亩产上了750公斤,引来村民不少夸赞。

  玉米种三季 进账多

  “8分玉米地已收获了两季,卖了2000多块钱。”说起今年的玉米收成,柳桥乡大夫村四组村民黄世君很是高兴。黄世君60多岁了,儿女都在外打工,她和老伴魏会祥只能搞粗放式耕种。得知这个情况后,区农业局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杨洪银今年专程登门拜访,免费给夫妇俩带来了可种三季的玉米种子、技术资料,根据大夫村离城近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了 “三季玉米+一季蔬菜”的增收计划,并隔三岔五前来指导。

  “收完两季玉米,我又移栽了第三季玉米,加上蔬菜收入,算起来今年8分地可能会收入6000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黄世君欢喜地说。

  据大夫村村主任王子崇介绍,大夫村是东兴区现代农业玉米生产示范区的核心区,2010年底进行了“三网”改造,使田网、渠网、路网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的综合效益特别明显,村民种植的玉米又大又长。“农业基础设施变好了,在土里刨金的村民越来越多了,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家乡的农业发展上。”

  东兴区农业局有关人员告诉笔者,为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东兴区除及时向农民兑付各种国家补贴外,还对种粮大户实施每亩20元的特别补贴,同时对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农户给予资金、化肥、种子等多方面的优惠扶持。东兴区近年来还投资数个亿,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改造,狠抓小农水、病害水库整治建设,将土地整理、坡耕地建设等众多惠民项目纳入一盘棋通盘考虑,农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下一篇:潜力股推荐:登海种业(002041)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