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王屋山下上演西红柿大“PK”
2011-08-04  浏览:362

来源:中国网

    本报记者

  史颂光

  本报通讯员

  成利军

  济源人啥都爱比一比、赛一赛,就连种个西红柿,克井镇后沟河村和玉泉街道办的白沟居委会都要进行大PK。

  招商PK。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无限的效益?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招商。白沟居委会跟郑州一家知名的种苗公司“攀上了亲”,引资300余万元建造110座温室大棚。后沟河村则与省会一家资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上了姻”,搞起了“订单生产”。

  管理PK。不管是育苗、定植,还是采摘、脱籽,白沟居委会和“亲家”都是一丝不苟,光是为授粉工就支出了50余万元的“技术性工资”。后沟河村人管理西红柿则是标准防控、标准施肥、标准灌溉,“一切都按标准来”。

  销售PK。后沟河村人按照香港市民饮食习惯,“订单”生产出来的西红柿果硬皮红、酸甜可口,所以他们预计,今年将有1600吨的西红柿销往香港。白沟人却卖起了种子,看似不起眼的西红柿子实则粒粒如金,再穿上像胶囊一样的高科技“外衣”,一下子就出口到了日本和韩国。

  收入PK。高投入加上高科技,自然能换来高回报。后沟河村民赵和中说:“卖给香港与卖给本地相比,一年能多赚1万元。”白沟居委会的王四平说:“承包大棚有赚头,在此打工还有得赚, 不到4个月就能收入1万元。”②13来源大河网)

下一篇:恒山区工商积极为农民维权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