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山东大豆突围记
2011-05-24  浏览:329

 来源:齐鲁电视台

  齐鲁网5月23日讯 大豆,是山东传统农作物。近年来受进口影响,国内大豆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洋豆子”重压之下,本土大豆奋力突围,老品种撬动起新市场。

  产品受欢迎,关键在创新。记者在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看到,仅速溶豆浆粉一类,品种就有十几种,再加上专门用于做豆浆的豆浆豆,林林总总将近三十个。这些产品不但打入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漂洋过海到了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欧美一些国家。

  小小一杯豆浆,一头撬动着市场需求,一头壮大着民族大豆产业。山东是大豆传统种植区。但受价格、成本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倍受“洋豆子”冲击,洋豆进口量一度达到本土大豆产量的18倍还多,而且全都是转基因大豆,本土大豆种植面积连年下降。面对“洋豆”重重包围,本土大豆奋力突围。

  在位于嘉祥县的这几间小小实验室,却是全国大豆界唯一一个院士工作站,拥有近50个教授、博士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5000多个、全国绝大多数的大豆种质资源。在这里,他们针对全国各大区域进行本土大豆的选育,育出了中国豆种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在这里,每年都有3到4个新品种问世,每年都有3000万斤种子走向全国各地,挑起民族种子的大梁。如今依靠市场的角力,民族大豆无论从品种还是质量、价格,都有了抗衡洋豆的资本。

  一粒大豆在鲁西一隅燃起民族种业的火把,我们理应为之叫好,这把火也烧痛了我们的神经。环顾四周,农产品特别是传统经济作物,“洋种子”一统天下,民族种业难觅踪影,看似一粒小种子,但绝非是豆大的事,未来世界,现代农业的竞争不是单纯的农艺设施的较量,种子才是根、是本、是竞争的核心,我们希望更多民族种业在突围中新生壮大。来源齐鲁网)

下一篇:焦作小麦套种有讲究 科学种植保高产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