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李晓芬) 一起假劣种子事件,或引发一场血案,或带来无休止的纠纷官司,最起码也会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白白浪费农户连续几个月的辛苦劳作。农户购种应该像选择家电产品一样,注重品牌的选择,而不要轻易相信种子销售人员推荐的不知名小企业生产的种子。退一步讲,遇到大企业的种子出现问题,通过当地农业部门协商或走法律途径索赔,维权相对容易一些。
种子公司处理蔬菜种子纠纷,往往靠“拖”,由于蔬菜生长周期短,一拖就过了田间鉴定时机,再拖就没了现场,农户是有口难辩。遇到这种情况,农户要及时投诉到当地种子站,申请田间鉴定、损失评估,通过照片、录像等保存证据。农户切记,不论何时何地购种,一定要索取发票或凭证,上面要注明种子名称,这是追溯赔偿的唯一凭证。种植大户最好保留一袋未拆封种子,并保存至当季作物采收完毕,以备执法部门检测所用。
非法身份 未审先推
种企手法:在两广与海南,此类弄虚作假手法主要发生在水稻、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上,也是最常见的,多由湖南和广西中小种子企业生产。。有两种情况,一是销售的品种没有经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是品种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但经营者在审定公告适宜生态区域外推广,比如一个只经过广西审定的品种在广东大肆推广,也常称超范围经营。
识别高招:除《种子法》、农业部《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规定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为全国性主要农作物外,广东增加花生、广西增加甘蔗和西瓜、海南增加香蕉和天然橡胶为主要农作物。按《种子法》,只有经营经过审定及在审定公告适宜生态区域内销售上述作物种子,才算合法。辨别技巧:在种子包装袋上查找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编号、品种审定编号,前者格式为“X(发证机关简称)农种生许字XXXX(年号)第X号(证书序号)”;后者格式为“X审(审定委员会简称)X(作物)XXXX(年号)XXX(序号),如华优86的国家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1025”,广东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0119”。若未找到此类标识,视为弄虚作假。会使用网络的农户,为确保精准,可直接在百度中输入生产许可证编号、品种审定编号,以辨别真伪。
暗度陈仓 套购种子
种企手法:代繁代制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种子生产企业采用的制种模式,即种子生产者委托他人以种子生产者的名义代理制种。套购情况主要包括,制种商偷卖种子,或自己打包装卖或卖给其他公司;当地抢购种子的“串串”非法收购,卖给其他公司,共性是套牌销售。这些非法经营者,或采取与农户串通的办法,教唆其不要把种子交给已经签订合同的制种公司,趁夜晚以高于制种公司的价格收购。
识别高招:因为非法经营者大都没有专门的仓储设备、筛选设备,早晚熟种子往往混装,杂株率严重超标,种子质量根本无法保障。此类作假手段较难辨别,首先根据第一类识别方法判断身份是否合法;其次套牌销售的企业多是小企业,要注意从包装袋上查找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和检疫证明编号,前者格式为“X(发证机关简称)农种经许字XXXX(年号)第X号(证书序号)”,后者广东省农业厅规定格式是“44+省和地级以上市代码+植物检疫机构所在地代码+年份+植物检疫证书序号+经营者代码”,共16位数字。
假洋外套 冒充进口
种企手法:近年来,进口蔬菜种子表现出来的高产、抗逆优势逐渐把农户征服,很多假洋种子充斥市场,或是种子公司老板通过海外关系,走私进来,有无规范的品种适应性试验,不好说;或是种子公司直接用国产种子冒充进口种子,这种情况最常见,中间有0.12元/粒的差价可赚。
识别高招:首先,查看种子包装。不要认为包装上印制外文的就是进口种子,也有的进口种子全部采用中文。而且即使是进口种子,也应当附有与外文有对应关系的中文标签;其次,查看种子产地和生产商。种子产地和生产商不在国内的才属于进口种子,否则就不是进口种子;第三,查看进口商和进口种子审批文号。按照法律规定,进口种子必须标注进口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进口种子审批文号和种子进出口资格证书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编号等内容。
虚虚实实 夸大宣传
种企手法:蔬菜种子近九成涉嫌夸大宣传,水稻、甜玉米种子也见怪不怪。按规定,水稻、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宣传要与审定公告一致,非主要作物种子如蔬菜,品种说明应有相关的试验验证依据。但实际上企业对其抗性、产量以及品质的宣传往往虚夸;蔬菜种子包装袋上更是五花八门,豆角包装袋子有多长豆角图案就划多长,菜心包装上矗立的菜心图片枝叶、貌似芥蓝,番茄只抗枯萎病却宣称抗青枯病……
识别高招:虚虚实实,不容易辨别性状优劣。在注意识别上述几种手法后,暂且相信推销人员的说法,但要在索要发票时,要求将经营者说得天花乱坠的优点写在上面,并承诺若有虚夸或种不对版,按其宣称的收益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