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2009-09-01  浏览:409

  一、症状
    心叶比较。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
  叶背、叶鞘等部位比较。病株的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不平感。
  整株形态描述。①叶片宽短,厚硬僵直,叶色浓绿,顶部叶片簇生。②病株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粗肿缩短,严重矮化。
  根系比较。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很易从土中拔起。
  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结实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很少。
  二、防治
    对该病的防治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压低虫源,使玉米对粗缩病毒的敏感生育期避开灰飞虱成虫传毒盛期,从而避开危害。
  选用抗耐病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中缺乏抗病良种,但品种间抗性是有差异的。
  改套种为直播。播期应尽量调整到使玉米幼苗感病期避开灰飞虱传毒盛期。夏玉米尽量避免麦苗套种,即使套种也应掌握小麦玉米共生期不能超过7天。
  清除杂草,拔除病株,控制毒源。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化学防治。消灭传毒介体灰飞虱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①药剂拌种或包衣。用内吸杀虫剂或包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②苗期喷药杀虫。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防治灰飞虱,对减轻病害有一定作用。可选用10%吡虫啉等,喷药应均匀周到,以确保防效。
  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也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1.5%植病灵乳油进行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 ( 张清杰)

下一篇:农业部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秋粮后期田间管理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