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麻田棉小造桥虫
2009-08-07  浏览:438

    学名 Anomis flava Fabricius 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红麻小造桥虫、棉夜蛾。俗名拱拱虫、量尺虫等。分布全国各麻区,是红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 
    寄主 除为害红麻外,还可为害木槿、棉花、青菜、刀豆、桑树、榆树等。 

    为害特点 低龄幼虫咬食叶肉,残留表皮,3?4龄后咬食叶片,现不规则孔洞或缺刻,老熟幼虫暴食麻叶,每只幼虫24小时内常食麻叶4?5片,残留主脉或叶柄,严重影响麻纤维质量和产量,麻田常年虫口在20万条左右,受害重的667m2 损失原麻百kg。

    形态特征 见棉花害虫??棉小造桥虫

    生活习性 黄河流域年生3?4代,长江流域4?5代,湖南、浙江麻区年生5代,以蛹在冬葵、棉花、木槿等枯叶或苞叶间越冬。湖南麻区5月中旬成虫出现,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二代幼虫为害严重,浙江较湖南推迟1个月,于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为害重。卵多产在麻株中部叶背,下位叶较少,上位叶很少,每叶多产1卵,个别2个,幼虫老熟后先吐丝后化蛹把麻叶的一角缀成苞,有的吐丝把相

邻两叶叠合化蛹在其内,成虫多于22时羽化,日均温26℃,相对湿度92%,利于卵孵化,16时最多。麻株生长嫩绿或密度大的虫口密度大。7、8月间雨日多、湿度大利其发生。天敌有黄茧蜂、赤眼卵蜂、马蜂、草间小黑蛛及菌类。


    防治方法
(1)湖南麻区5月上旬、浙江麻区6月下旬挂灯,可诱杀大量成虫。(2)幼虫发生期用每ml含120亿个孢子的Bt乳剂200倍液或含4000单位的HD?l杀虫菌粉200倍液喷雾。(3)在产卵高峰期投放赤眼蜂蜂包也有很好防效。(4)必要时喷撒2.5%敌百虫粉,每667m2 1.5?2.5kg,也可在3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爱卡士乳油l000倍液。(5)用毒杀棒熏杀每667m2 用80%敌敌畏乳油10og,对水0.75L,再用0.33m的大树枝,一端捆上废棉花沾药液14ml,然后每3.3×3.3m2 间距插1支,每667m2 插60根,熏治作用良好。(6)用90%敌百虫乳油100ml,加硫酸铵150g和干燥的砂子75g,再加硝酸铵2份与草糠l份制成燃烧剂200g,再把制成的烟雾剂放入直径15cm、高24cm铁桶或竹筒中,在无风的早晨或傍晚分放在麻田中点燃,只要烟雾在麻田中持续20一30分钟,小造桥虫即可落地死亡,可兼治蛀茎的玉米螟。

下一篇:适时开展稻田化学除草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