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豌豆黄顶病
2009-08-05  浏览:833

    症状 病株矮缩,新抽出的顶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质脆,叶腋抽出多个不定芽,呈丛枝现象。早期感病植株多不结荚,甚者病株很快枯死。

    病原 由豌豆黄顶病毒(Pea yellow?top vtrus简称PYTV)侵染引起。与蚕豆黄顶病病原相同。本病毒主要靠豆蚜(Aphis laburni Kalten)传毒,汁液摩擦和种子都不传毒。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毒在活体寄主上存活越冬,借豆蚜传染。蚜虫在病株上吸毒最短时间3小时,病毒在蚜虫体内的潜育时间含蚜虫吸毒时间在内最少8?12小时,带毒蚜虫在健株上取食时间最少达15分钟方可传毒,自此可持续传毒5?9天,但

其,子代不能传毒。本病在豌豆上的潜育期为5?20天其长短视温度和品种而异。除侵染豌豆外,菜豆、黄豆、紫云英亦可受侵害。在毒源存在的条件下,利于传毒虫媒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生态条件均利于本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早期发现及时拔除病株。(3)全面喷药杀蚜 可选用20%高氯。马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上述药剂注意轮用与混用,隔7?10天1次,连喷2?3次。尽可能大面积联防,杀蚜防病效果才明显。(4)必要时喷洒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齐齐哈尔市四友化工实业有限公司)、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一700倍液。

下一篇:棉花立枯病防治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