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双班长朋萤叶甲
2009-08-05  浏览:402

    学名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双斑萤叶甲。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接朝鲜北境,西达宁夏、甘肃,折入四川、云南。 

    寄主 粟(谷子)、高粱、大豆花生玉米、马铃薯等。 

    为害特点 谷田双斑萤叶甲在谷子抽穗前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影响不大。谷子抽穗后,集中在穗部为害,少者1?3头,多者5头以上,取食花药、小花及嫩粒,致谷子成粒数减少,产量下降。每穗着虫1?3头,减产3%一5%,发生严重年份损失更重。其幼虫生活在土中,食害杂草根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4.8mm,宽2?2.5mm,长卵形,棕黄色,具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2/3;复眼大,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很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具l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具1长刺;腹管外露。卵椭圆形,长0.6mm,初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幼虫体长5?6mm,白色至黄白

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蛹长2.8?3.5mm,宽2mm,白色,表面具刚毛。

    生活习性 河北、山西年生1代,以卵在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一直生活在土中食害禾本科作物或杂草的根,经30一40天在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7?10天,初.羽化的成虫在地边杂草上生活,然后迁入谷田,7月上旬开始增多,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成虫发生高峰期。成虫于8.月中下旬羽化后经取食补充营养才交尾,产卵前期20多天,9月上旬进入交尾产卵盛期,9月下旬谷子成熟期,迁入菜田。成虫能飞善跳,白天在谷叶和穗部活动,受惊迅速跳跃或起飞,飞行距离3?5m或更远,喜在9?11时和16一19时飞翔或取食,无风天尤其活跃,早晚或中午藏在叶子背面、穗码间或土缝内及枯叶下,多在10时、17时交尾,历时30分钟,卵散产或几粒粘在一起产在表土中,春季湿润、秋季干旱年份发生重。

    防治方法 (1)及时铲除田边、地埂、渠边杂草,秋季深翻灭卵,均可减轻为害。(2)掌握在成虫盛发期,产卵之前(山西长冶8月下旬)及时喷洒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可有效地控制其对谷穗的为害。(3)发生严重的可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4)干旱地区可选用2%巴丹粉剂,每667m2用药2kg。

下一篇:棉花立枯病防治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