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十四点负泥甲
2009-08-03  浏览:428

    学名Crioceris quaturordecimpunctata(Scopoli)属鞘翅目,负泥虫科。别名芦笋叶甲、细颈叶甲。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陕西、广西。

    寄主 小麦、石刁柏、文竹等。

    为害特点 成、幼虫啃食小麦嫩茎或叶肉,影响小麦光合作用。

    形态特征 成虫长椭圆形,北方的成虫体长5.5?6.5mm,南方体长6.1?7.1mm,宽2.5?3.2mm,体棕黄色或红褐色,并具黑斑,头前端、眼四周、触角均黑色,其余褐红色。头部带黑点,触角ll节,短粗。前胸背板长略大于宽,前半部具l字形排列的黑斑4个,基部中央1个,小盾片黑色舌形,每个鞘翅上具黑斑7个,其中基部3个,肩中部2个,后部2个。体背光洁,腹部褐色或黑色。卵长l一1.25mm,宽0.25mm,初乳白色至浅黄绿色,后变深褐色。幼虫寡足型,初孵化时,虫体灰黄色至绿褐色,头、胸足、气孔黑色。2龄后乳黄色。老熟幼虫体长6mm,腹部肥胖隆起,体暗黄色光亮。3龄幼虫以后,头胸部变细,

腹背隆起膨大,肛门在背面,体外常具泥状粪便,故名14点负泥虫。离蛹长5?6mm,宽2.5?2.9mm,鲜黄色,可见触角、足、翅等。土茧 椭圆形。

    生活习性 在山东、华北年生3?4代,天津年生4?5代,陕西5代,以成虫在麦株四周的土下或残留在地下的麦茬里越冬。翌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出土活动,4月中旬产卵。卵期3?9天。一代发生于5月中旬至7月下旬,6月中旬进入卵孵化盛期,7月初为幼虫为害期。幼虫期7?10天,共4龄。二代发生于6月下旬至9月上旬,8月上旬是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为害高峰期。三代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发生。秋季气温高,降雨少的年份可发生第四代。据观察日均温20℃,预蛹期3天,蛹期6?8天,成虫寿命50多天,个别百余天。成、幼虫世代重叠,成虫具假死性,能短距离飞行。幼虫行动慢,4龄进入暴食期,老熟后钻入土中2cm处结茧化蛹。成虫交尾3?4天后可产卵,散产在叶茎交界处或嫩叶上。

    防治方法 (1)必要时喷洒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保得乳油2500倍液。

下一篇:小麦条锈病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