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闵行水稻新优品种开展“味蕾对决”
2025-11-15  浏览:345
  □记者 贺梦娇
 
  “我们区自己选育的闵粳系列稻米,产量、口感的表现很稳定,明年还要继续种。”“来自上海市农科院、上师大的稻米品种,吃口很不错。”“申优系列杂交稻也是农技人员比较看好的,我们来听下田间表现。”……
 
  日前,闵行水稻新优品种品鉴活动在该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举行,“沪旱香软61”“申优R3”“闵粳366”等21个水稻品种以热气腾腾的米饭形式登场,在桌上一字排开。市农技中心专家、闵行区稻米产业联盟成员、街镇农业代表参与了这场大米的“味蕾对决”,通过观色、闻香、品尝,对大米从外观光泽、米香浓郁度、口感软糯度到回味甘甜度,进行品鉴打分。最终,“闵粳1836”和“沪软1212”品种凭借出色表现实力“圈粉”,其优良的食味品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记者了解到,今年,闵行区在水稻新优品种引试方面成果丰硕,单产提升成效显著。其中,常规稻“闵粳”系列依然表现出较好的适口性,“沪旱香软61”综合表现优异,亩产达608.40公斤,结实率高达94.88%;杂交稻“申优R3”产量表现突出,亩产达600.20公斤。区内各规模化种植主体更是捷报频传,如千亩示范方谷杰合作社种植的“秋优金丰”亩产高达749.55公斤,平均亩产增幅达21.84%,展现了闵行水稻单产提升的巨大潜力与可喜前景。
 
  “今年上海的高温日较往年多,因而水稻灌浆期较短,地产大米的外观透明度、口感等均受到一定影响。”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曹月琴告诉记者,但在当天呈现的新优品种里,许多品种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通过当天的品鉴和座谈交流,区内一些合作社,也对明年的品种布局有了新的想法。
 
  “‘闵粳366’‘太安1号’仍然是我明年的主栽品种。”上海亮苗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志良很看好“闵粳”系列,虽然“闵粳488”“闵粳486”等尚未通过品种审定,但作为区农技人员选育的适合本土种植的稻米品种,其口感和表现,受到了种植户的广泛关注。而上海丰伟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娓娜则对“光明粳8号”“沪稻香软217”展现了浓厚的兴趣:“我的水稻种植面积不多,还是希望好中选优,明年试试这两个品种。”
 
  当天的座谈环节,与会专家和合作社代表围绕“品种优化、品牌打造”展开热烈讨论,对闵行稻米产业下一步发展形成共识:要加大对外育种合作交流,紧跟前沿技术,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种植模式,探索建立上海首个稻米“碳标签”;要加强公共品牌建设与统一营销,推动田头冷链、精深加工与电商渠道融合发展,提升闵行稻米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下一篇:第二届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第二次专委会评审在成都召开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