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北方冬麦区土壤墒情整体趋势向好。0—20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9.60%。渍涝区域占总面积的10.27%,墒情过多区域占比31.28%,墒情适宜区域占比58.45%。渍涝区域占比环比(与11月4日相比)下降3.02个百分点,适宜区域占比环比上升7.0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渍涝与墒情过多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大部、山东西南和东部、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等地。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华北、黄淮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不足2mm或无有效降水,有利于排水散墒。预计未来10天(11月11日—11月20日),墒情适宜区域占比将上升至61.97%,墒情过多区域占比下降至27.88%,渍涝区域占比可降至10.15%。要切实提高播种质量,对晚播小麦,选用适宜品种,适量增加播量,强化适墒播种。大力推广高性能播种机具,加快播种进度,提高作业质量。播种后可根据墒情适度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根系下扎,培育冬前壮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