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黄夹镇“中玉303”万亩高产示范区,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如同金色的海洋,株株玉米挺拔整齐,籽粒金黄饱满。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与德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高产广适耐密玉米新品种“中玉303”及配套技术促单产提升观摩活动。专家认为,“中玉303”具有株型理想、抗病耐密、耐逆广适、品质优良等特点,该品种与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等协同配套,实现了“良田创高产、薄地保稳收”,为全国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种源支撑和示范样板。
作科所研究员王天宇介绍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中玉303”选育推广的情况,参会人员围绕该品种的产业化应用等内容开展交流研讨。据介绍,“中玉303”是作科所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河南省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国家审定,2023年通过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国家审定。2023年以来连续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农业主导品种,近三年累计推广应用1745万亩,2024年推广应用790万亩。
玉米对提高全国粮食单产具有关键作用,而优良品种是单产提升的重要基础。会议指出,一方面要围绕“中玉303”等优良品种加强适种栽培,合理密植,集成配套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另一方面要突出示范引领,建设农民看得见、学得到、用得上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田,打造集展示、宣传和转化于一体的平台基地,以科技支撑全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