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加快京津冀一体化重大科技成果京科857新品种产业化推进暨田间观摩实收测产会”在石家庄市成功举办。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杨国航、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河北省种子协会副理事长李联习,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科院专家,兆育种业集团董事长赵育进、总裁韩俊强,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安喜榜等出席,及京、津、冀、豫、鲁等地的近400位经销商与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区域协同创新与种业高质量发展之道,见证“京科857”以超强稳产、高产表现刷新认知。
协同创新赋能 打造京津冀种业标杆
“京科857”是京津冀农业科技一体化协同创新的典型成果。该品种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攻关:
科研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提供核心育种技术与遗传创新;
产业端: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中试示范与产业化推广;
技术端: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分子育种、生物技术赋能品种表现。
三方形成从“实验室—中试示范—大田应用”的闭环创新体系,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为京津冀种业协同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田间测产实证 干粮1134.63公斤/亩
在石家庄藁城区五十亩“京科857”展示田,专家组现场测产:折合14%水分,干粮亩产高达1134.63公斤!
这一成绩在极端气候考验下尤为亮眼。2025年生长季前期高温干旱、后期青枯穗腐频发,收获期又遭遇连续阴雨,但“京科857”依然穗大粒满、根系强健、抗病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在复杂气候条件下仍能实现超高产,充分体现了‘京科857’的强抗逆性与稳定性,是当下高产与安全并重的代表性品种。”
全国捷报频传 展现超强广适性
2025年,“京科857”在全国多地实收测产再传佳绩:
河北曲周:1145.5公斤/亩
海南崖州湾:1111.24公斤/亩
山东肥城:1127.25公斤/亩
安徽临泉:1005.4公斤/亩
河南太康:908公斤/亩
湖北襄阳:856.8公斤/亩
河北大名:928.6公斤/亩
从南到北、由平原至丘陵,“京科857”展现出强适应性、稳产性与抗逆性兼具的综合优势,获得农户与经销商一致好评。
遗传优势显著 科技铸就高产基因
“京科857”源自科学组配:母本X系、父本瑞德×黄改,遗传潜力突出。国家区试平均增产10.5%,生产试验增产9%;同时具备耐高温、抗青枯、抗穗腐、抗阴雨等复合抗性;适宜中高密度种植,表现出卓越的群体协调性与逆境适应力。
“京科857”的成功,正是“科技育种+产业协同”的生动实践,为玉米品种迭代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路径。
多方共识:迈向“千万亩级”大单品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指出:“我们将持续深化三方合作,加快‘京科857’推广应用,推动其迈向千万亩级大单品,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科技力量。”
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总裁韩俊强表示:“面对种业转型与转基因时代到来,‘京科857’凭借稳产高产、广适抗逆的硬核优势,有望成为行业新标杆。”
来自曲周、沧州、太康等地的经销商代表也纷纷表示,“京科857”多年示范验证,适应性广、产量稳、抗性强,是应对复杂气候与结构调整的理想选择。
从一粒种子到千万亩希望
“京科857”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于2024年通过国家审定。2025年示范田多点实收均超1100公斤,表现突出;转基因配套品种“京科857D”也在研发推进中。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测产见证会,更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又一成果展示。从科研创新到产业落地,从一粒种子的突破到千万亩希望的绽放,“京科857”正以科技硬核力,为玉米产业注入新动能。
“京科857”——高产稳产显实力,科技创新赢未来!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河北兆育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携手共育丰收之种,共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