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粮收获归仓的关键时期。记者近日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获悉,为有效应对不利天气对秋粮收储造成的挑战,最大限度减少产后损失,该中心已正式对外公开全省粮食烘干中心(点)分布情况。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紧急呼吁广大种粮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烘干设施,根据已公布的网点信息提前联系,就近、有序安排湿粮烘干处理,切实防止粮食霉变,力保来之不易的秋粮成果品质优良、颗粒归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面对当前严峻的天气形势,如何将田间地头收获的湿粮迅速转化为可以安全储存的干粮,成为摆在广大粮农面前最紧迫的现实问题。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迅速行动,将保障秋粮安全收储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此次集中公开的粮食烘干中心(点)信息,覆盖全省各县(市、区),详细列出了具体位置、联系人、联系电话以及服务能力等关键信息,旨在打通信息壁垒,确保有需要的农民能够“找得到门、联系上人、享受服务”,构建起一张应对阴雨天气的粮食产后应急保障网。
“我们种了180亩中稻,现在正是收获期,天气预报要下雨。昨天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上查到离我们最近的那个烘干中心电话,赶紧联系预约了时间,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一半。”潜江市种粮大户孙林告诉记者,公开的联系方式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以前碰到这种天气,要么到处找地方晾,要么排队等烘干。现在好了,提前约,收下来直接拉过去,省心多了,能避免不少损失。”
近年来,湖北省持续加大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特别是将粮食烘干能力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予以扶持。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建成粮食烘干中心2380个,覆盖范围日益广泛,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烘干批处理能力提高到28.8万吨,水稻、小麦的产地烘干率分别超过84%和97%,为应对不利天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开信息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确保服务跟得上、效果看得见。”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公布信息的同时,中心已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辖区内粮食烘干中心的协调与指导,督促其满负荷运转,优化服务流程,延长作业时间,必要时协调跨区域调度,全力满足农民的烘干需求。同时,也提醒各烘干中心(点)注意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确保烘干质量和效率。
农业专家也指出,在进行机械化烘干的同时,传统的自然晾晒方式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仍是有效的补充。建议农户密切关注短期天气预报,抓住雨歇间隙,适时进行通风摊晾,多措并举降低谷物水分。对于种植规模较大的新型经营主体,专家建议应考虑将烘干成本纳入生产预算,逐步将机械化烘干作为应对收获期降雨风险的常态化、标准化措施。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弱冷空气影响,10月14日至16日,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将迎来明显降雨和降温。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务必通过官方发布的渠道,及时查询所在地附近的粮食烘干服务信息,提前规划,抢抓农时,确保辛苦耕耘的粮食安全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