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生物育种作物真的会破坏生态环境吗?
2025-10-09  浏览:41

 生物育种作物真的会破坏生态环境吗?



      “生物育种玉米会让蝴蝶灭绝?”

      “生物育种作物会造成超级杂草?”

      “.....”

      生物育种技术真的如上所述

      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

      今天让我们用科学证据拨开迷雾

      找到正确答案!


      资料显示:最早引发人们对生物育种环境安全性担心的源于20世纪末发生于北美的“帝王蝶事件”。1999年5月《自然》杂志发表一篇文章,称用拌有生物育种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杂草叶片饲喂帝王蝶幼虫,会使幼虫生长缓慢,并且死亡率高达44%。

      但经过北美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展开专题研究,结果显示:生物育种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帝王蝶并无威胁,室内实验并不能反映田间的真实情况。

      专家认为:通过实践研究根据室内和田间试验分析结果,从对非靶标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看,并没有发现生物育种作物对非靶标害虫、作物天敌、益虫、经济昆虫有影响,也没有发现对主要昆虫种群结构和功能以及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

      内容来源:农民日报

      一些说法称:具有耐除草剂性状的作物会导致"超级杂草"的出现,但国际杂草科学学会(IWSS)2024年报告明确指出:全球99.2%的杂草抗性案例来自传统化学除草剂的滥用,与生物育种直接相关的仅0.3%。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表示:生物育种作物并不违背生物进化规律,基因育种方式与传统农业育种都是在分子水平上改变作物的性状,没有本质区别。生物育种技术是人类最新的育种驯化技术,是一种更准确、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定性育种技术。

      吴孔明表示:耐除草剂的草肯定会有。“超级杂草”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超级杂草”的存在。生物育种耐除草剂作物不会成为无法控制的超级杂草,种植生物育种耐除草剂作物也不会使别的植物变成无法控制的杂草。

      内容来源:经济参考报

      事实上,一直以来过度使用农药才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传统农作物使用的农药流失到环境中,会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等环境问题,有时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而实践表明,种植生物育种作物显著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已显现出巨大的优势。

      同时,生物育种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推动了少耕免耕、轮作间作、秸秆覆盖等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这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平衡,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内容来源:农业农村部

      农业生物安全评价内容分为:食用安全风险和环境安全风险。其中,环境安全风险包括:生存竞争能力评价、基因漂移的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以及靶标害虫抗性风险评价。

      在我国对农业生物育种生物实行阶段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按过程分为“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申请安全证书”五个阶段。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依据生物品种的用途,安全评价的侧重点不同。

      中科院许智宏院士曾在科普讲坛上评价道“生物育种农作物评定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对农作物品种的评定。”

      内容来源:农业农村部

      来源 | 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共创平台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下一篇:重拳出击制种侵权!数千亩制种田被粉碎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