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丰台食谷”引领首都种业再登高地
2025-09-18  浏览:322

      近期的北京市丰台区可谓动作频频,继“数智美食生态大会”成功举办之后,金秋九月,丰台农业又亮相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丰台分会场。本届种业大会丰台分会场可谓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硕果累累,丰台区农业产业借此良机,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推动“种业之都”建设向更高水平前行,助力北京种业及京津冀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带动力、全国引领力、国际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自1992年第一届丰台种子交易会在京丰宾馆开幕,开启中国种业市场化探索之路后,历经33年打造与发展,丰台种业已成为北京种业的品牌,更是丰台区都市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据丰台区种业协会负责人介绍,从最初的丰台种子交易会,到后续升级为北京种子大会,再到如今的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它已成长为全国种业圈历史最久、影响力最大的展会之一。而京丰宾馆,也一路见证了中国种业33年的发展与蝶变,让丰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发源地”。

      产业根基:新品培育+数智赋能

      近些年来,丰台农业人经过不懈努力,推出了具有丰台农业新地标的丰台富硒大米,种业更是持续推出多彩大白菜、金童玉女黄瓜等具有功能性的“新味儿”蔬菜以及保护性培育的老口味儿蔬菜的创新性品种。这些兼具特色与功能性的农产品,不仅丰富了“丰台味道”的品类,更成为丰台区践行“数智美食”理念的核心载体——依托新发地批发市场的流通优势,结合数智化手段可实现从食材生产、流通、加工到消费的全链路升级,推动美食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丰台区域内的新发地批发市场、丰台种业等资源,都为打造新的“丰台味道”奠定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保障。为此,丰台区提出“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绿色低碳、生态协同”的理念,构建以智能技术为支撑、安全溯源为底线、健康膳食为核心的产业化运营模式,着力打造引领全国的“智慧餐盘”和“数智食谷”。

      科普破局:破解“会看不会吃”痛点

      本届种业大会恰逢“科普月”。记者观察发现,参会企业推出的新品日益增多、品类丰富,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新品,丰台区农业农村局加强了“吃的科普”,要求参会企业不但介绍新品特色,同时主动告知如何食用。作为主办方的丰台区农业农村局和丰台种业协会,很早就敏锐地认识到:再好的种子也要转化为优质特色蔬菜,但若精心培育出的好菜让广大消费者只观看而不下单——只因买回家不会做、不会吃,便失去了实际价值。故一定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边不断研发新品,一边坚持不懈地普及餐食的科普知识,以产品简介与食用科普的形式,推广吃好菜的方法。同时,丰台区委、区政府也在工作会议中强调“以智能技术为支撑、安全溯源为底线、健康膳食为核心”的发展思路。

      早些年,蔬菜人推出的油麦菜,如今已是居家和餐饮餐桌上的常客。试想,若不是昔日睿智的烹饪工作者对其食用方法的解读与推广,今天我们怎能品尝到蒜蓉油麦菜、豆豉鲮鱼油麦菜、清炒油麦菜、酱汁拌油麦菜?再如秋葵,昔日研发者也未想到今天会有如此之多的秋葵美食佳肴,这些都要归功于“烹饪科技”的独特作用。因此,这次丰台会场无论是大咖直播、专家解读、企业推荐,还是会展宣传,都强调如何做好菜、居家如何做好菜,以此实现科研和种业人所倡导的“美食惠农”,让蔬菜人辛辛苦苦培育的良种蔬菜卖出应有的价位,使得种业发展行稳致远。而餐食的科普知识引导,不仅解决了消费者会看不会吃的痛点,更打通了种业研发—农产品消费的链路,为都市农业新赛道注入了消费端动力。

      成果探索:食雕+宴饮显巧思

      本届种业大会丰台会场的另一特色是科技成果转化。丰台区农业农村局和种业协会于半年前就邀请北京科技特派员王云研究方案,探讨如何在种业大会上最大限度地展示种业科技成果——北京填鸭、北京黑猪、北京油鸡、北京鲟鱼等特色畜禽水产,以及众多老口味儿的蔬菜。王云此前已对这些农产品分别开展过研究,故此提出:结合科普和农民丰收节,设置“丰台种业庆丰收”展示台,以食雕形式展示填鸭、油鸡、黑猪、北京奶牛等特色畜禽,再用萝卜、南瓜雕刻呈现丰收盛景,辅以丰台种业培育的各类蔬菜。同时,以饮食文化为载体,将食用菌、鲜食玉米、特色蔬菜等食材,通过烹饪科技制成“八冷盘”“十热菜”,并搭配中西小吃、风味点心、蔬果汁、蔬果咖啡,形成具有北京种业特色的宴饮,展示给八方宾客。

      此举既能彰显种业人的科技成果,让参观者了解各类特色农产品,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传统与现代农耕文化的洗礼,更能以这种独特形式促进果蔬消费。这一桌宴饮的核心是烹饪科技与烹饪艺术的完美结合,尤其强调艺术性。当下,消费主力军是广大年轻消费者,他们对美食的需求不仅是好吃、好看、好玩,从饮食文化角度,也会兼顾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以饮食文化展示种业成果的思路将为后续让种业品质看得见、尝得到提供了方向。

      亮点聚焦:舌尖验证丰台种业品质

      本届丰台种业大会的最大特色,当属大会承办方提供的会务保障餐。若说“未落地的创意”是成果展示的“巧思”,那一桌会务保障餐则成为本届大会最直观的“种业成果体验窗口”——餐桌上的每道食材,均来自丰台种业基地培育的品种。

      餐桌上,汤清味鲜的清炖鲜菌黑猪肉冒着热气,肉香与菌香交织飘散,清淡中透着典雅;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鲜食玉米炒虾仁色泽诱人;红润油亮的丰米烧狮子头尤为诱人食欲;辅以清炒多彩白菜丝,用餐者纷纷称赞太美妙了!尤其是豆豉螺丝椒炒黑猪肉这道菜堪称“下饭神器”,是一桌餐食的灵魂——核心在于丰台种业基地提供的辣椒辣度适中,在热力作用下与油脂完美融合,口感恰到好处。餐饮行业素有优质原材料是美食物质基础的说法,因此,就餐者一致表示好吃,这好吃二字便是对种业人最大的褒奖。而这桌“丰台味道”的保障餐,以“舌尖体验”验证了种业品质,让“智慧丰台”的种业成果从展会展品变成消费产品,成为都市农业从研发到落地的生动实践。

      在金秋收获的季节,各地种子商与观摩者汇聚丰台,重温种业发展历程、探究“种子里的门道”。从一颗种子的研发培育,到种苗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再到大田的种植栽培,随后通过现代物流将种业人的科技成果——各类特色新鲜农产品——送达千家万户,消费者再用独到的烹饪技巧将其做成各色美食。在数智技术加持下,健全的种业全产业链体系在丰台区向业内全景呈现,让消费者充分体验丰台种业的创新成果、感受到种业人的无限创造力,让“多彩盛宴,蔬香丰台”引领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拓宽“智慧丰台 种创未来”的都市农业新赛道。

下一篇:北方早熟玉米种质创新协作网成立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