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部分果树产区受异常天气影响显著,春季温度波动幅度大,且霜冻风险攀升;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夏秋季节连续阴雨与寡照天气频发。为减轻不利因素干扰,需结合各产区具体天气影响情况,针对性调整施肥与田间管理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春季花期受霜冻影响、产量已受损的果区,适当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氮素比重,避免树体徒长。
其二,夏季持续高温的果区,结合施肥需求增加灌溉次数、减少每次灌水量,适当降低果园温度;将清耕制改为生草制,通过植被覆盖调节果园小气候。可在树盘区域或全园地表覆盖秸秆、地膜或园艺地布,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维持土壤稳定湿度。
其三,夏秋季节连续阴雨寡照地区,可分多次叶面喷施糖醇类或氨基酸类叶面肥,并可配合喷施钙、镁、硼、铁等中微量元素叶面肥,预防土壤养分流失和缺素症状。果实膨大期适当增加磷钾肥喷施次数,提升果实含糖量、促进果实均匀着色。
一、苹果
1.环渤海湾苹果产区
包括山东、辽宁、河北大部,北京和天津部分地区。新疆产区可参照本区域。
1.1施肥原则
总体上有机肥料投入不足,部分果园立地条件差,土壤板结严重、透气性差或保水保肥能力弱,集约化果园氮磷化肥用量偏高。胶东和辽东果园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中微量元素钙、镁和硼缺乏时有发生。部分果农对基肥秋施认识不足,春夏季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数量和比例偏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秋施基肥,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根据树势和产量水平分期施肥。注意硅、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3)加强果园土壤管理,实行果园生草,起垄栽培,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4)土壤酸化果园可施用石灰或硅钙镁钾肥等改良土壤。
1.2施肥建议
(1)施用农家肥(腐熟的羊粪、牛粪等)1500公斤(约4.5方)/亩,或商品有机肥1000 公斤/亩,或饼肥200 公斤/亩。
(2)亩产1000—2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10—12.5公斤/亩、秋季用量5—6.5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5—6.5公斤/亩、秋季用量2—2.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11—14公斤/亩、秋季用量3.5—4.5公斤/亩。
(3)亩产2000—3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12.5—17.5公斤/亩、秋季用量6—9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6.5—9公斤/亩、秋季用量2.5—3.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14—19.5公斤/亩、秋季用量4.5—6公斤/亩。
(4)亩产3000—4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17.5—22.5公斤/亩、秋季用量9—11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9—11.5公斤/亩、秋季用量3.5—4.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19.5—25公斤/亩、秋季用量6—7.5公斤/亩。
(5)亩产4000—5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22.5—27.5公斤/亩、秋季用量11—14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11.5—14公斤/亩、秋季用量4.5—5.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25—30.5公斤/亩、秋季用量7.5—9公斤/亩。
(6)盛果期大树施用硅钙镁钾肥80—100公斤/亩。土壤缺锌、硼和钙的果园,相应施用硫酸锌1—1.5公斤/亩、硼砂0.5—1.0公斤/亩。
(7)化肥和有机肥混匀后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用(晚熟品种采果前后尽早施用),采用穴施或沟施,穴或沟深度40厘米,每株树3—4个(条)。
(8)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连续叶面喷施3遍尿素、硼砂和硫酸锌,增加贮藏营养。第一遍在10月底开始喷1.0%尿素,7天后喷第二遍3.0%尿素,再7天后喷第三遍5.0%—7.0%尿素+0.5%硼砂+5.0%—6.0%硫酸锌,第三遍浓度根据叶片衰老程度确定,老化程度越高浓度越低。注意要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严禁只喷一遍高浓度。
2.黄土高原产区
包括陕西、山西、甘肃大部,河南、宁夏部分地区。云贵川高原产区可参照本区域。
2.1施肥原则
有机肥料投入不足,部分果园立地条件差,土壤板结严重、透气性差或保水保肥能力弱,集约化果园氮磷化肥用量偏高。土壤铁、锌和硼普遍缺乏。秋施基肥比例低,春夏季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数量和比例偏大。部分果园早落叶或不落叶,部分果园腐烂病发生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秋施基肥,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根据树势和产量水平分期施肥。注意硅、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3)加强果园土壤管理,实行果园覆盖等技术。
(4)发生早期落叶病的果园要重视基肥,加强采收后落叶前的叶面施肥,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防止冬季低温冻害和春季抽条等。
2.2施肥建议
(1)施用农家肥(腐熟的羊粪、牛粪等)1000—1500 公斤/亩,或商品有机肥400 公斤/亩,或饼肥150 公斤/亩。
(2)亩产500—1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7.5—10公斤/亩、秋季用量4—5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4—5公斤/亩、秋季用量1.5—2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8.5—11公斤/亩、秋季用量2.5—3.5公斤/亩。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秋季钾肥(K2O)用量增加2—3公斤/亩。
(3)亩产1000—2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10—15公斤/亩、秋季用量5—7.5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5—7.5公斤/亩、秋季用量2—3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11—16.5公斤/亩、秋季用量3.5—5公斤/亩。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秋季钾肥(K2O)用量增加3—5公斤/亩。
(4)亩产2000—3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15—20公斤/亩、秋季用量7.5—10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7.5—10公斤/亩、秋季用量3—4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16.5—22公斤/亩、秋季用量5—6.5公斤/亩。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秋季钾肥(K2O用量)增加5—6公斤/亩。
(5)亩产3000—4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20—25公斤/亩、秋季用量10—12.5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10—12.5公斤/亩、秋季用量4—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22—27.5公斤/亩、秋季用量6.5—8公斤/亩。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秋季钾肥(K2O)用量增加6—8公斤/亩。
(6)盛果期大树施用硅钙镁钾肥60—80公斤/亩。土壤缺锌和硼的果园,相应施用硫酸锌1—1.5公斤/亩、硼砂0.5—1.0公斤/亩。
(7)上述有机肥和化肥混匀后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用(晚熟品种采果前后尽早施用)。采用穴施或沟施,穴或沟深度40厘米,每株树3—4个(条)。
(8)10月底到11月中旬,连续叶面喷施3遍尿素、硼砂和硫酸锌,增加贮藏营养。第一遍在10月底开始喷1.0%尿素,7天后喷第二遍3.0%尿素,再7天后喷第三遍5.0%—7.0%尿素+0.5%硼砂+5.0%—6.0%硫酸锌,第三遍浓度根据叶片衰老程度确定,老化程度越高浓度越低。注意要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严禁只喷一遍高浓度。
(9)发生早期落叶病的果园在第二年春季萌芽前再连续喷施3遍尿素和硼砂。第一遍在2月下旬开始喷3%尿素,5—7天后喷第二遍2.0%尿素+0.5%硼砂,再5—7天后喷第三遍1.0%尿素+0.5%硼砂。
二、柑橘
1.长江上中游柑橘带
包括重庆、四川、湖北。
1.1施肥原则
(1)该区域果园土壤以紫色土为主,部分土壤偏碱性,应施用锌、铁、锰、硼肥,老龄果园注意补施钙、镁肥。
(2)根据柑橘长势及产量水平、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配比和施肥时期,适当调减化肥用量,肥料分春夏秋三次施用。
(3)坚持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秋季提倡行间种植绿肥,实施果园生草覆盖。
(4)水肥管理与抗旱减灾、旱后补救、绿色高产优质栽培相结合,干旱解除后加强修剪,剪除枯枝病果,短截促梢、控制秋花。注重秋季降雨后、干湿转换阶段的病虫害绿色防治。
1.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000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7—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产量水平1000—2000公斤/亩,氮肥(N)用量10—15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8—12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氮肥(N)用量15—20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12—16公斤/亩;产量水平3000公斤以上,氮肥(N)用量20—25公斤/亩,磷肥(P2O5)9—12公斤/亩,钾肥(K2O)16—20公斤/亩。
(2)秋基肥采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000—2000公斤/亩或商品有机肥300—600公斤/亩,树势弱或肥力低的果园适当增加用肥量。根据产量水平配施化肥,选用平衡型或高氮中磷高钾型配方肥(18-10-16或相近配方)。产量水平1000公斤/亩以下,用量12—18公斤/亩;产量水平1000—2000公斤/亩,用量18—25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用量25—33公斤/亩;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用量33—42公斤/亩。老龄果园或土壤酸化果园增施硅钙镁肥或钙镁磷肥30—50 公斤/亩,缺锌、铁、硼的柑橘园可施用硫酸锌1—1.5公斤/亩、螯合铁0.5—1公斤/亩、硼砂0.5—1公斤/亩。
(3)采用条沟施,在柑橘树冠滴水线附近挖长60—80厘米、宽40—50厘米、深15—25厘米的施肥沟,将有机肥、配方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土壤混匀后回填。能实施机械化操作的果园,在行间柑橘树冠滴水线附近采用开沟施肥覆土机一次完成。
(4)施肥时间为9月至11月,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确定,晚熟品种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施用,其他品种在采果前后施用。根据秋梢生长情况,10月前后适时喷施叶面肥(0.4%磷酸二氢钾+0.1%硼砂等)1—2次,促进果实膨大转色和秋梢老熟。
2.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
包括江西、湖南、广西、云南和贵州。
2.1施肥原则
(1)该区域果园以红壤为主,适量施用石灰、钙镁磷肥、硅钙肥等碱性肥料调理酸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采用“因缺补缺”施肥策略,在酸性土壤上注意补充镁、钙、硼等中微量元素。
(2)坚持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提倡行间种植绿肥,春季翻压或覆盖还田。
(3)根据柑橘长势及产量水平、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配比和施肥时期,适当调减化肥用量,肥料分春夏秋三次施用。
(4)水肥管理与绿色高产优质栽培相结合,受前期高温干旱影响的柑橘园要及时修剪枯枝病果,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尽早施用秋肥,促进根系生长,有条件的果园提倡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2.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000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6—9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产量水平1000—2000公斤/亩,氮肥(N)用量9—14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8—12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氮肥(N)用量14—19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12—16公斤/亩;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量19—25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16—21公斤/亩。
(2)秋季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000—2000公斤/亩,或商品有机肥300—600公斤/亩,树势弱或肥力低的果园适当增加施肥量。根据柑橘产量水平配施化肥,选用16-10-16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产量水平10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用量15—23公斤/亩;产量水平1000—2000公斤/亩,配方肥用量23—30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配方肥用量30—38公斤/亩;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用量38—47公斤/亩。老龄果园或土壤酸化果园可增施石灰、硅钙镁肥或钙镁磷肥(50—100 公斤/亩)。
(3)采用条沟、穴施等方法施用,施肥深度15—20厘米。将每株的有机肥、配方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土壤混匀后回填。能实施机械化操作的果园,在行间柑橘树冠滴水线附近采用开沟施肥覆土机一次完成。
(4)施肥时间为9月至11月,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确定,晚熟品种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施用,其他品种在采果前后施用。根据秋梢生长情况,10月前后适时喷施叶面肥(0.4%磷酸二氢钾+0.1%硼砂等)1—2次,促进果实膨大转色和秋梢老熟。
3.浙—闽—粤柑橘带
包括浙江、福建、广东。
3.1施肥原则
(1)该区域果园以红壤或海涂土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低,部分土壤酸化或盐渍化,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施用石灰、钙镁磷肥、硅钙肥等碱性肥料进行调理。
(2)增施有机肥,坚持有机无机配合,提倡行间种植绿肥,春季翻压或覆盖还田。
(3)该区域土壤磷累积明显,应适当降低磷肥用量,钙镁普遍缺乏,应注意补充。
(4)水肥管理与绿色高产优质栽培相结合,根据柑橘长势及产量水平、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配比和施肥时期,适当调减磷肥用量,肥料分春夏秋三次施用,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3.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000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6—10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5—9公斤/亩;产量水平1000—2000公斤/亩,氮肥(N)用量10—14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9—13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氮肥(N)用量14—18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13—16公斤/亩;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量18—23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16—21公斤/亩。
(2)秋季有机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000—2000公斤/亩,或商品有机肥300—600公斤/亩。优先采用树盘撒施后深松的方式,也可采用条沟或放射沟施入,施肥深度20厘米。有机肥施用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完成,结合墒情适当补灌。老龄果园或土壤酸化果园可将有机肥与石灰、硅钙镁肥或钙镁磷肥(50—100公斤/亩)一并施入。
(3)秋季化肥选用16-9-16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产量水平10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用量15—23公斤/亩;产量水平1000—2000公斤/亩,配方肥用量23—30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配方肥用量30—38公斤/亩;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用量38—47公斤/亩。
(4)施肥时间为9月至11月,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确定,晚熟品种最好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施用,其他品种在采果前后施用。根据秋梢生长情况,10月前后适时喷施叶面肥(0.4%磷酸二氢钾+0.1%硼砂等)1—2次,促进果实膨大转色和秋梢老熟。
4.高温干旱后秋冬季综合管理
4.1秋季修剪
干旱解除后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严重日灼枝、“鸡爪”丛生弱枝,促进树冠更新复壮。清除地面枯枝落叶落果,移出果园进行集中深埋或烧毁。影响秋梢萌发的,需尽早短截部分外围枝,施用速效肥或叶面肥促进秋梢抽生和老熟,减少秋花发生,培养次年结果母枝。
4.2果实管理
及时疏除过小果、花斑果、病虫果、过密果、日灼果和裂果等。需套袋品种,尽快完成全园病虫害防治1—2次,再进行套袋。对于成花难、秋梢过旺的品种,及时摘心,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促进叶片转绿老熟,叶片转绿后酌情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500—600倍液,促进花芽分化。
4.3地表管理
干旱解除后,果园行间中耕松土,弥合土壤裂缝,结合地表覆盖、分次补灌等措施,减少裂果发生。9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种植冬绿肥,在降雨前后土壤墒情适宜(相对含水量70%以上)时,撒播光叶苕子2—3公斤/亩、或毛叶苕子2—3公斤/亩、或箭筈豌豆3—4公斤/亩、或山黧豆3—4公斤/亩、或油菜0.75—1.5公斤/亩。如采用无人机播种,播种量增加20%,实现柑橘园冬春季绿肥生长覆盖。
三、梨
1.施肥原则
梨园有机肥施用量普遍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化肥施用不合理,氮肥投入偏多,北方地区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南方地区土壤酸化严重加剧;中微量元素肥料投入随意性强,毒害现象时有发生;施肥时期、施肥方式、肥料配比不合理现象较多,土壤大中微元素失衡问题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坚持有机无机相结合,鼓励多施有机肥料,发展绿肥种植。因地制宜实行自然生草制,提倡梨园行间种植绿肥,来年深翻或覆盖还田,培肥土壤、保持水土。土壤酸化严重的梨园施用石灰等碱性物料和有机肥进行改良。
(2)坚持测土配方施肥,依据梨园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梨树生长状况,确定肥料施用时期、用量,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适量施用钾肥,通过多种途径补充中微量元素。注意微量元素安全阈值低,避免过量使用产生生理毒害和元素拮抗。
(3)有条件的梨园进行土壤深翻,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NE养分专家系统、增值肥料、绿肥深施还田、微生物菌剂等科学施肥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等“三新”集成技术模式。
(4)控制叶片生长,稳定树势,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与积累,避免枝条和根系过早停止生长,提升抗寒性,增强树体养分积累储备。
2.施肥建议
(1)秋季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施用有机肥,施肥时期在立秋后至霜降前,亩施用量为有机肥500—1000公斤或农家肥2—4方,根据品种、树势强弱适当增减用量。
(2)亩产4000公斤以上的果园,秋季氮肥(N)10—15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亩产2000—4000公斤的果园,秋季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4—7公斤/亩,钾肥(K2O)4—5公斤/亩;亩产2000公斤以下的果园,秋季氮肥(N)5—8公斤/亩,磷肥(P2O5)3—6公斤/亩,钾肥(K2O)3—4公斤/亩。
(3)土壤有效钙、镁养分较缺乏的果园,可适当选用硝酸铵钙、硝酸钙、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硫酸钾镁肥、硅钙钾镁肥,或与有机肥配施适量的生石灰、硫酸镁等。土壤铁、锌和硼较缺乏的果园,通过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的硫酸亚铁、0.2%的七水硫酸锌、0.2%—0.5%的硼砂溶液来补充,严重时可结合土壤施肥同时进行。
(4)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肥。早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完毕之后施肥,中晚熟品种可选择在果实采收之前进行。前期受害的弱树、落叶早衰树、结果大龄树需提前施肥,以增加树体营养,促进芽体饱满;旺树可适当推迟施肥。秋季高温多湿多雨地区注意及时排水,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必要时配合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调节,控旺、促成花芽,视情况推迟至11月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