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江流域大豆生产面临着气候异常、高温干旱等多重气象挑战,农户普遍遭遇出苗率低、结荚差、易倒伏等问题。在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优良品种的推广和配套技术的落地显得尤为迫切。

8月23日,“金豆出圈”——许科种业长江流域大豆品种观摩交流会在湖北天门隆重召开。当天虽值高温酷暑,依旧吸引了来自大部分省份的300余位优秀经销商到场,只为见证中豆57在旱情下的“硬实力”。




“合作11年,推什么品种我说了算,但主推永远是许科!”——荆州代理商索晓兰;“10年铁杆,跟着许科年年有增量。”——安徽宿松代理商刘群。现场,多位经销商分享与许科种业的合作经验,普遍超过六七年,其中安徽宿松乐福农业合作达10年,湖北荆州代理商合作11年。大家一致认为,中豆57已成为其核心主推品种,市场接受度高,农户口碑好,未来有望成长为区域大单品。

中豆57的表现尤为突出:中豆57通过长江流域、黄淮南片两大生态区国家审定,及云南、河南省审定。其产量稳中见高,灾年稳产、丰年更高产。在湖北多年多地达600斤以上高产成绩单,具备抗病、抗旱、抗倒的综合优势,结荚性强、底荚高,适应机械化收割,蛋白含量亦处于良好水平。2024年,中豆57在湖北公安县万亩连片种植,克服连续两个月的高温干旱,亩产达276.1公斤。

科研支撑与市场推广齐头并进。许科种业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现已成为国内民营种企的佼佼者,大豆种子产销量位居河南首位。营销总监刘浩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技术服务与渠道支持,抢抓种业发展新机遇,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针对当前长江流域大豆生产的突出问题,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大豆室主任陈海峰研究员提出技术对策:通过优化播种方式、合理密植、精细水肥管理和强化病虫害监控,可有效解决出苗率低、旺长倒伏等生产难题。


许科种业科研中心负责人闫为民强调,以“做强种业芯片、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加快新品种育成与成果转化。营销中心经理于海涛则从市场管理角度提出措施,强调净化市场生态,维护经销商共同利益。


会议期间,公司对2024—2025年度表现突出的经销商进行了表彰,进一步凝聚合作信心。

许科种业董事长夏朝印表示,公司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优良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优化品种布局,推动技术下沉与服务落地,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提振经销商推广优质、高产、抗逆品种的信心与幸福感,助力农户丰产增收,为国家大豆产业振兴贡献“许科力量”。
一粒好豆,可以改变一季收成;
一群好人,可以振兴一条产业带。
许科种业,携手300位伙伴,让长江两岸再涌“金色豆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