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农民是农业科研的好帮手
2025-08-24  浏览:336
  “本人在山沟河边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禾本科植物,极其耐旱。这是不是野生的原始旱稻?不知有没有研究、开发、利用的价值?”近日,一位七旬老人跨越500多公里,独自将植株样本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送到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农业科研源于田间,最终也要回到田间。田间地头蕴藏着农业科研的鲜活线索,农民的细心观察里装着接地气的智慧。沂源县这位老人的热情不是偶然,就像杂交水稻育成、果蔬新品种筛选等过程,都离不开田埂上“土专家”的经验积累。当农民的土办法遇上科研的真功夫,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这正是农业科研突破关键难题、找准创新方向的重要源头。
 
  如今,“田秀才”“土专家”被人们所熟悉,送技术下乡成常态,期待更多地方拿出切实举措,激发农民参与科研的热情。比如,在县乡建立田间科研联络点,对农民开展培训,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农民给予物质奖励或技术优先帮扶,让更多人愿意主动担当农业科研的探路人。搭好农民参与的桥梁,农业科研定会结出更多让乡亲们满意的硕果。
下一篇:“鱼和熊掌”兼得?发现调控黄瓜低温高产的关键基因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